[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凝土发电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6952.3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3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辉;刘志胜;李彦伟;蒋婷婷;虎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H02J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发电路面结构,包括基础沥青混凝土层和基础沥青混凝土层上面的表面沥青混凝土层,在基础沥青混凝土层和表面沥青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压电沥青混凝土层,在压电沥青混凝土层内的两条轮迹分布带上各自嵌入有电流采集端;所述的电流采集端包括两条平行导线,两条平行导线之间分布有多个棒状电极,每个棒状电极只与两条平行导线中的一条导线相连,相邻棒状电极交替连接在两条平行导线上;电流采集端的两条平行导线与整流电路相连,整流电路通过直流换能器与蓄电池相连。充分利用了发电沥青混凝土的压电性能产生电能,充分考虑了发电沥青混凝土和棒状电极的协调性,能够很好的收集压电材料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电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凝土 发电 路面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沥青混凝土发电路面结构,包括基础沥青混凝土层(1)和基础沥青混凝土层(1)上面的表面沥青混凝土层(2),其特征在于,在基础沥青混凝土层(1)和表面沥青混凝土层(2)之间设置有压电沥青混凝土层(3),在压电沥青混凝土层(3)内的两条轮迹分布带上各自嵌入有电流采集端(4);所述的电流采集端(4)包括两条平行导线(5),两条平行导线(5)之间分布有多个棒状电极(6),每个棒状电极(6)只与两条平行导线(5)中的一条导线(5)相连,相邻棒状电极(6)交替连接在两条平行导线(5)上;电流采集端(4)的两条平行导线(5)与整流电路(7)相连,整流电路(7)通过直流换能器(8)与蓄电池(9)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80695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定速装置
- 下一篇:用于汽车的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