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副立井防雷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57338.X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马腾;翟茂兵;王凤岐;郝玉辉;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7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副立井防雷电装置,解决了现有副立井避雷装置存在覆盖面积小、接地电阻大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包括位于地表下方沟槽内的两组埋设层,每组埋设层是由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工业盐层、木炭层和黄土层组成的,埋设层内设置有三根由镀锌钢管为主体的接地极,每根接地极上开有若干通孔,且三根接地极的上端设置有一根与其三者连接的槽钢,槽钢上方设置有网格状覆盖钢管,覆盖钢管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接闪杆,覆盖钢管与接地极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连接的电缆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及防腐特性,避雷设施工作稳定、避雷效果明显,完全可承担提升系统的避雷工作,能有效保证提升系统的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立井 雷电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副立井防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表下方沟槽内的两组埋设层,每组埋设层是由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工业盐层(1)、木炭层(2)和黄土层(3)组成的,埋设层内设置有三根由镀锌钢管为主体的接地极(4),每根接地极(4)上开有若干通孔(5),且三根接地极(4)的上端设置有一根与其三者连接的槽钢(6),槽钢(6)上方设置有网格状覆盖钢管(7),覆盖钢管(7)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接闪杆(8),覆盖钢管(7)与接地极(4)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连接的电缆线(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85733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