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压浪涌欠压浪涌测试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2219.8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9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胡锦毅;王孝伟;杨冰涵;杨靖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过压浪涌欠压浪涌测试电路,包含第一第二延时电路、切换开关、触发开关、第一第二继电器、第一至第三二极管、稳压管、第一至第四光耦、电阻,放电电阻、滤波电容、保险管;两个延时电路分别用来实现触发后过压浪涌、欠压浪涌延迟一定时间后加到输出端和实现过压浪涌和欠压浪涌的时间长度;切换开关用来切换过压浪涌和欠压浪涌,触发开关接通一次触发一次过压浪涌或欠压浪涌;放电电阻在测试电路不接受试设备时将输出端的高点压释放;保险管在受试设备试验中出现短路时将故障电路分开。本专利可以在普通实验室实现,测试成本低,节省人员和时间;体积小,价格低,实用性强,性价比高;可以实现过压浪涌、欠压浪涌切换测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浪涌 测试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过压浪涌欠压浪涌测试电路,其特征是:包含第一延时电路(100)、第二延时电路(200)、切换开关(1)、触发开关(2)、第一继电器(3)、第二继电器(4)、第一二极管(5)、第二二极管(6)、第三二极管(7)、稳压管(8)、第一光耦(9)、第二光耦(10)、第三光耦(11)、第四光耦(12)、电阻(13)、放电电阻(14)、滤波电容(15)、保险管(16);以及辅助电压源(VCC)、工作电压源(Vi)、欠压电压源(V1)、叠加电压源(V2)、输出(Vo);所述工作电压源地(ViG)、欠压电压源地(V1G)、输出地(VoG)共地;工作电压源(Vi)接叠加电压源地(V2G);工作电压源(Vi)还接第二继电器(4)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4)另一触点接工作电压源地(ViG),叠加电源(V2)接第一继电器(3)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3)另一触点接第一二极管(5)阳极,第一二极管(5)阴极通过保险管(16)接输出(Vo),工作电压源(Vi)还接第二二极管(6)阳极,第二二极管(6)阴极接第一二极管(5)阴极,欠压电压源(V1)接第三二极管(7)阳极,第三二极管(7)阴极接第一二极管(5)阴极,第一二极管(5)阴极还接放电电阻(14)和滤波电容(15),放电电阻(14)和滤波电容(15)的另一端接输出地(VoG);辅助源(VCC)接切换开关(1)的中心触点和触发开关(2)的触点,切换开关(1)为单刀双掷开关,切换开关(1)的第一触点接第一继电器(3)线包、第一继电器(3)线包另一端接第二继电器(4)线包和第二光耦(10)三极管端集电极,第二继电器(4)线包另一端接切换开关的第二触点;辅助源地(VCCG)接第一光耦(9)的三极管发射极端、稳压管(8)阳极、第四光耦(12)三极管发射极端、第四光耦(12)二极管阴极端,第三光耦(12)二极管阴极端、第一延时电路(100)接地端(GND)、第二延时电路(200)接地端(GND);稳压管(8)阴极接第一光耦(9)二极管阴极端,第一光耦(9)二极管阳极端接电阻(13)和第四光耦(12)三极管集电极端,电阻(13)另一端接触发开关(2)常闭端、第三光耦(11)三极管集电极端和第二延时电路(200)工作电压源,第一光耦(9)三极管集电极端,第二光耦(10)三极管发射极端,第二光耦(10)二极管阳极端接第二延时电路(200)信号输出端(Vo),第二光耦(10)二极管阴极端接第三光耦(11)二极管阳极端,第三光耦三极管发射极端接第一延时电路(100)工作电压源,第一延时电路(100)信号输出端(Vo)接第四光耦(12)二极管阳极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89221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