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4804.5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4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立木宏纪;坂上笃史;秋田裕之;井上正哉;桥本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H02K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吕晓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对构成各相线圈的线圈的接线进行了改进,能抑制隙槽内的导体线间产生的电位差,抑制隙槽内的绝缘材料的厚度的增加,并且能够缩短绕组体间的过渡部的长度,实现高效率化和小型化。构成电枢绕组的U相线圈,备有在圆周方向绕约一周的4个第1至第4小线圈组(U101、U102、U201、U202)。该小线圈组是将收纳在分开360°电角的一对隙槽内的绕组体按圆周方向的排列顺序串联连接而形成的。U相线圈,是以将收纳在同一隙槽内的2个小线圈组连续地或每隔一个地定位的方式、将4个第1至第4小线圈组(U101、U102、U201、U202)串联连接而构成的。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 ||
【主权项】:
一种旋转电机,具有在圆环状的电枢铁心上安装电枢绕组而构成的电枢,在所述电枢铁心上以每极每相为q的比例形成了隙槽,其中q是2以上的自然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绕组是通过将分布缠绕的绕组体以1隙槽间距沿圆周方向排列而构成的,所述绕组体是通过将导体线缠绕在相互分开1磁极间距的2个或3个所述隙槽内而构成的;构成所述电枢绕组的相线圈分别备有沿圆周方向绕一周的2×q个环绕线圈,所述环绕线圈是通过把收纳在由每1磁极间距的所述隙槽构成的隙槽组内且分开360°电角的所述绕组体按圆周方向的排列顺序串联连接而形成的;所述相线圈分别是通过以将收纳在同一所述隙槽组内的2个所述环绕线圈连续地或者每隔一个地定位的方式、把所述2×q个环绕线圈串联连接而构成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4480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管理系统
- 下一篇:评价皮肤或头发状态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