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形局部化的动力吸能锚杆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04022.5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0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常旭;朱昌星;张悦;赵芳芳;茹忠亮;赵洪波;王凤娥;程晓霞;侯树林;王欢;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常旭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02D5/7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童冠章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变形局部化的动力吸能锚杆,可有效解决锚杆系统在动力作用下容易破坏失效和降低地下工程结构动力灾害风险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锚杆体,锚杆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呈粗细相间布置的粗部和细部,锚杆体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锚固端,自由端上有螺纹,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独特,具有较好的锚固强度、刚度及抗动力破坏等力学性能,粗部实现了多点锚固的效果,提高了锚杆的锚固强度;在动力的作用下,细部结构能够产生塑性变形以吸收动能;细部结构沿锚杆长度方向上逐渐增加,以确保该锚杆体不会发生动力失效,是锚杆上的创新。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局部 动力 吸能锚杆 | ||
【主权项】:
一种变形局部化的动力吸能锚杆,包括锚杆体,其特征在于,锚杆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呈粗细相间布置的粗部(2)和细部(3),锚杆体一端为自由端(1),另一端为锚固端(5),自由端(1)上有螺纹(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常旭,未经河南理工大学;常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0402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矿山用除尘工艺流程与系统
- 下一篇:异位式地铁车站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