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型参考的车辆跟驰系统自适应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4641.4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1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潘登;夏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车辆跟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车辆跟驰系统参考模型的建立,基于车距和速度的跟驰状态的划分,以及各具体跟驰状态下后车行为的自适应优化问题。包括如下实施步骤:1、建立车辆跟驰系统模型;2、建立车辆跟驰控制的参考模型;3、动态安全车距的实时计算;4、根据当前具体的车辆跟驰状态,选择相应的后车行为调整数学模型,实时计算车辆跟驰系统的控制律;5、控制律实施,实现后车行为调整;6、后车行为调整过程中实时检测跟驰系统所属的跟驰状态,转步骤4,循环执行。后车在追踪前车运行过程中,根据当前跟驰状态和车辆性能、行为与车距信息,实时计算调整自身行为的控制律,进而实现安全、高效和平稳(舒适)地跟驰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型 参考 车辆 系统 自适应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模型参考的车辆跟驰系统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实施步骤:步骤1:建立车辆跟驰系统模型;该车辆跟驰系统的数学模型,见式(1)所示:![]()
其中:ap和af分别为前、后车的加速度,vp和vf分别为前、后车的速度,sp和sf分别为前、后车的位置,Δv=vf‑vp,Δd=dactual‑dsafe;dactual为前、后车之间的实际跟驰车距,dsafe为前、后车之间的安全车距,步骤2:建立车辆跟驰控制的参考模型;该参考模型的数学描述为![]()
安全车距dsafe依赖并随着前、后车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用式(2)来描述,dsafe=F((vf,af),(vp,ap)) (2)F(*)表示非线性函数,(vf,af)和(vp,ap,)分别表示前、后车的实时行为;步骤3:动态安全车距的实时计算;按下式实时计算安全车距![]()
其中,Fp(vp,ape)和Ff(vf,af)分别为前、后车制动停车距离的计算函数,ape为前车紧急制动加速度,ape≤0,af≤0,dm为安全裕量;若Fp(vp,ape)≠0,dsafe为相对安全车距;若Fp(vp,ape)=0,dsafe则为绝对安全车距;定义dabsolute=Ff(vf,af)+dm, (5)为绝对安全车距的计算公式,则相对安全车距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drelative=dabsolute‑Fp(vp,ape) (6)步骤4:根据当前具体的车辆跟驰状态,选择相应的后车行为调整数学模型,实时计算车辆跟驰系统的控制律;将根据初始时刻前、后车的速度和车距,将跟驰状态划分为若干子状态,分别给出相应的控制律计算方法,将安全、高效跟驰稳态定义为实际车距处在dactual0∈[dsafe0,(1+δ)dsafe0]邻域内且vf0=vp0和ap0=af0=0,其中,δ为大于0且小于100%的微小百分率,dactual0为dactual在初始时刻的值,dsafe0为dsafe在初始时刻的值,在初始时刻,dactual=dactual0,dactual0、dsafe0的值均为已知,vp0和vf0分别为前、后车的初始速度,即vp、vf在初始时刻的值,ap0为ap前车的加速度的初始时刻的值,af0为af后车的加速度的初始时刻的值;1)当(1+δ)dsafe0≤dactual0≤dsup时i)若vf0>vp0,计算后车行为调整规律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dsup为前、后车之间存在跟驰关系的上界,k为大于0的系数,τ为大于0的时间常数,η则是为了方便后车行为调整的工程计算而设定的微小正数;ii)若vf0=vp0,跟驰控制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vf‑max后车行为调整过程中的最大速度,k、τ和η参数含义与式(9)相同;iii)若vf0<vp0,相应的跟驰控制数学模型为![]()
式中k,τ和η参数含义与式(9)相同;2)当dsafe0<dactual0<(1+δ)dsafe0时i)若vf0>vp0,按照式(9)计算车辆跟驰控制律;ii)若vf0=vp0,后车保持当前跟驰状态,直至跟驰系统由于前车的行为变化而进入另一跟驰状态;iii)若vf0<vp0,按照式(12)计算车辆跟驰控制律,直至跟驰系统由于前车的行为变化而进入另一跟驰状态;3)当dactual0≤dsafe0时i)若vf0>vp0,后车宜采取紧急制动策略,见式(13)所示;af=afe (13)其中:afe为后车紧急制动时的加速度,对于给定的车辆,afe为已知;ii)若vf0=vp0,跟驰控制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vf‑min后车行为调整过程中的最小速度值且满足vf‑min≥0,k、τ和η参数含义与式(9)相同;iii)若vf0<vp0,按照式(12)计算车辆跟驰控制律,直至跟驰系统由于前车的行为变化而进入另一跟驰状态;步骤5:控制律实施,实现后车行为调整;步骤6:后车行为调整过程中实时检测跟驰系统所属的跟驰状态,转步骤4,循环执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0464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