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密重复数据删除场景下的密钥分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0603.X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1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月;杨超;马建峰;董超;周洪丞;张坤;姚亮;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密重复数据删除场景下的密钥分发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安全性低与运算量大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1)利用基于Schnorr体制的零知识认证实现文件所有权认证,每次抽取多份明文文件块生成所有权证据;(2)服务器根据预先获取的中间证据与客户端提交的所有权证据,判断客户端是否通过文件所有权认证;(3)通过文件所有权认证后,密钥分发辅助者生成重加密密钥,服务器使用重加密密钥对文件密钥进行代理重加密,生成重加密密文并将其发送至客户端,完成对文件密钥的分发。本发明能在加密重复数据删除场景下提高客户端数据的安全性,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在交互过程中的运算量,可用于配备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的云存储服务中。 | ||
搜索关键词: | 加密 重复 数据 删除 场景 密钥 分发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加密重复数据删除场景下的密钥分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文件首位上传者FU上传中间证据和原始文件密文:1a)文件的首位上传者FU按照基于Schnorr体制的零知识证明协议的要求,对原始文件m进行分块后,利用同余运算生成中间证据IPs;1b)文件的首位上传者FU随机选择文件密钥k,对原始文件m进行对称加密得原始文件密文m′;1c)上传中间证据IPs与原始文件密文m′至服务器;(2)后续上传者SU与服务器进行文件所有权证明交互:2a)后续上传者SU选择随机数r,生成相关系数x并发送至服务器:x=βrmod d,其中,1≤β≤d‑1,β是阶为q的元,即1=βq mod d,d与q均为素数,且满足d‑1能被q整除;2b)服务器随机选择文件块数c与两个随机数s′,s″,组成认证挑战集合:Chal=(c,s′,s″),并发送至后续上传者SU;2c)后续上传者SU根据所拥有的原始文件m和认证挑战集合Chal,生成文件所有权证据FPs并发送至服务器;2d)服务器根据中间证据IPs和从后续上传者SU接收到的文件所有权证据FPs,生成两组证据间距离DPs,以确定是否承认后续上传者SU的文件所有权,承认后续上传者SU的文件所有权,则服务器将后续上传者SU标记为文件的所有者,执行步骤(3);否则,后续上传者SU本次文件所有权认证失败;(3)服务器分发密钥至后续上传者SU:3a)后续上传者SU上传自己的公钥pkSU至服务器;3b)服务器将后续上传者SU的公钥pkSU发送至密钥分发辅助者AU;3c)密钥分发辅助者AU用自己的私钥skAU和从服务器接收的公钥pkSU,生成重加密密钥rkAU→SU;3d)密钥分发辅助者AU用公钥pkAU加密文件密钥k,得到文件密钥密文k′AU;3e)密钥分发辅助者AU将自己的文件密钥密文k′AU、公钥pkAU及重加密密钥rkAU→SU同时返回至服务器;3f)服务器用重加密密钥rkAU→SU对密钥分发辅助者AU的文件密钥密文k′AU进行代理重加密,得到重加密密文k″SU并将其发送至后续上传者SU;3g)后续上传者SU用其私钥skSU解密重加密密文k″SU,得到文件密钥k。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1060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运行虚拟整合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防盗门拆卸移动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