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椎后路Y型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3730.5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1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严永刚;吴闻文;曹侠;李鸿;史芳;唐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51100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颈椎后路Y型板及其制备方法。该颈椎后路Y型板由两分支结构构成V形开口的端部和在该两分支结构的V形结合部延伸的尾部构成的Y型结构体。在一侧分支结构和尾部上分别设有通孔,其中带有通孔的分支结构的延伸方向与尾部延伸方向间具有95~140°的夹角;无通孔的分支结构的延伸方向与尾部延伸方向间具有‑20~20°的夹角。制备时将医用可注塑材料在注塑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注入模具后冷却成型即可。该颈椎后路Y型板能具有与人体骨匹配的力学强度和韧性等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能有效减小应力遮挡,有利于术后产品与组织的融合及实现对椎管的支撑扩大,有效控制了再关门手术的减压问题,为椎管开门扩大的稳固和有效融合提供了保障。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后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颈椎后路Y型板,其特征是由两分支结构(5,6)构成V形开口的端部和在该两分支结构的V形结合部延伸的尾部(7)构成的Y型结构体,两分支结构(5,6)的V形开口的夹角(γ)为15~50°,在一侧分支结构(6)和尾部(7)上分别设有通孔(3,2),其中带有通孔(3)的分支结构(6)的延伸方向过渡段(1)与尾部(7)延伸方向间具有95~140°的夹角(α),无通孔的分支结构(5)的延伸方向与尾部(7)延伸方向间具有‑20~20°的夹角(β),所述过渡段(1)的长度为2~12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1373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行弧形栏杆式保定架
- 下一篇:一种髋关节脱位截骨手术用角度板及其配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