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体积稳定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6287.7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9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越;刘玉中;苏登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8 | 分类号: | C04B28/08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体积稳定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主要应用于高温、干燥环境中,其配合比如下:碎石900~1200kg/m3、河砂500~800kg/m3、胶凝材料300~500kg/m3、高效减水剂掺量0.3~1.2%、水胶比0.2~0.5,其中:碎石为三个粒度区间的碎石按比例混合制得,河砂由粗细两个粒度区间河砂组成,胶凝材料由硅酸盐水泥、矿渣微粉、粉煤灰构成。本发明所述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骨料堆积密度(65~75%),进而降低了胶凝材料用量且矿渣、粉煤灰等掺合料所占比例较高,混凝土抗离析、泌水能力和早期体积稳定性(特别是抵抗塑性收缩开裂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且后期体积变形(自收缩和干燥收缩)较小,特别适用于制备高温、干燥地区应用的C30~C50等级混凝土。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稳定性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体积稳定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碎石分为三个粒度区间:4.75~9.5mm、9.5~19mm和19~31.5mm,其体积分数分别为20~35%、25~40%和35~48%;河砂分为两个粒度区间:1.18~3.2mm和0.08~1.18mm,其体积分数分别为50~75%和25~50%;胶凝材料由硅酸盐水泥、矿渣微粉、粉煤灰构成,其体积分数分别为30~50%、15~25%和35~40%;以胶凝材料质量百分比计,高效减水剂掺量为0.3~1.2%;水胶比为0.2~0.5,所述水胶比为混凝土拌合水质量与胶凝材料质量之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1628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