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设施分体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6321.7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4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周美珍;刘培林;尹汉军;姜瑛;于成龙;琚选择;高原;王长涛;张飞;魏会东;王凤云;曹永;戚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水下设施分体安装方法,包括:水下设施分三模块;基础模块第一、二导向孔内装第一、二导向柱;第三、四导向孔内装第三、四导向柱,设第一、二、三、四、五和六连接柱;工艺管线模块设第一、二导向套筒和与第一、二连接柱对应连接孔;保护框架模块设第三、四导向套筒及连接孔;基础模块贯入土壤中;工艺管线模块放至基础部模块上,第一、二导向套筒与第一、二导向柱对接,第一、二连接柱插入拼装连接孔内,完成基础模块与工艺管线模块对接;保护框架模块放至基础模块上,第三、四导向套筒与第三、四导向柱对接,第三、四、五和六连接柱插入到拼装连接孔内,完成基础模块与保护框架模块对接,完成整个水下设施分体安装;使水下设施安装简便灵活。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设施 分体 安装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水下设施分体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水下设施进行分体,分成基础模块、工艺管线模块以及保护框架模块三个模块;第二步:在该基础模块一侧选择两个平行且相互对应的主梁交叉位置处分别开设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在该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内分别安装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第三步:在该基础模块两个对角位置相互对应的辅梁上分别开设第三导向孔和第四导向孔,该第三导向孔和第四导向孔内分别安装第三导向柱和第四导向柱;第四步:在该基础模块安装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的另一侧选择两个平行且相互对应的主梁交叉位置处分别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第五步:在该基础模块安装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的外侧选择两个平行且相互对应的主梁交叉位置处分别固定设有第三连接柱和第四连接柱,且在该基础模块安装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外侧选择两个平行且相互对应的主梁交叉位置处分别固定设有第五连接柱和第六连接柱;第六步:在工艺管线模块上与基础模块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第一导向套筒和第二导向套筒;且在该工艺管线模块的支撑框架底梁上设置两个与基础模块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对应的拼装连接孔;第七步:在保护框架模块的两个对角位置与基础模块第三导向柱和第四导向柱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三导向套筒和第四导向套筒;且该保护框架模块的四根竖直立柱的底部分别设置一个拼装连接孔;第八步:将基础模块通过安装船舶吊装下放至海底目标区域,基础模块通过自身重量贯入土壤中;第九步:将工艺管线模块通过安装船舶吊装下放至基础部模块上,使工艺管线模块的第一导向套筒和第二导向套筒分别与基础模块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对接,通过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与第一导向套筒和第二导向套筒的相互对应配合导向作用,基础模块上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可顺利准确的插入到工艺管线模块的两个拼装连接孔内,使连接柱与拼装连接孔之间构成间隙配合,完成基础模块与工艺管线模块的水下对接拼装;第十步:将保护框架模块通过安装船舶吊装下放至基础模块上,使保护框架模块的第三导向套筒和第四导向套筒分别与基础模块的第三导向柱、第四导向柱对接,通过第三导向柱和第四导向柱与第三导向套筒和第四导向套筒的相互对应配合导向作用,基础模块上的第三连接柱、第四连接柱、第五连接柱和第六连接柱可顺利准确的分别插入到保护框架模块分别设置在四根立柱底部的四个拼装连接孔内,使该连接柱与拼装连接孔之间构成间隙配合,完成基础模块与保护框架模块的水下对接拼装,完成整个水下设施分体安装;第十一步:拔出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第三导向柱和第四导向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3632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