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0521.X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5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冯良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适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待识别人脸图像与人脸图像数据库中的二维人脸图像进行匹配,获得最匹配的二维人脸图像,并结合最匹配的二维人脸图像对应的三维人脸模型获得待识别人脸图像和三维人脸模型之间的投影矩阵,基于投影矩阵和三维人脸模型生成新的二维人脸图像,将所述待识别人脸图像的SIFT特征向量与所述新的二维人脸图像的SIFT特征向量进行匹配,获得最匹配的SIFT特征向量,并将最匹配的SIFT特征向量对应的二维人脸图像的身份作为最终识别身份。本发明通过将二维和三维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在人脸姿态变换较大时,人脸识别率较低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建立人脸图像数据库,所述人脸图像数据库包括二维人脸图像以及与所述二维人脸图像对应的带有纹理的三维人脸模型;其中,所述三维人脸模型是基于所述二维人脸图像通过三维建模技术进行建模,在建模时把人脸的纹理信息映射在所述三维人脸模型上而得到;获取待识别人脸图像,并将获取的所述待识别人脸图像与所述人脸图像数据库中的二维人脸图像进行匹配,获得最匹配的二维人脸图像对应的带有纹理的三维人脸模型;根据所述最匹配的二维人脸图像对应的带有纹理的三维人脸模型计算获得所述待识别人脸图像与该三维人脸模型之间的投影矩阵;基于所述投影矩阵和所述人脸图像数据库中的每个三维人脸模型生成多个新的二维人脸图像,具体为:将三维人脸模型上的视点左乘以所述投影矩阵,获得所述新的二维人脸图像的视点,再基于所述人脸的纹理信息获得投影到所述新的二维人脸图像的视点的颜色,基于获得的所述新的二维人脸图像的视点和颜色生成所述新的二维人脸图像;其中每一个三维人脸模型对应一个新的二维人脸图像,所述视点是指人脸图像相对于摄像头的位置;提取所述待识别人脸图像的SIFT特征向量以及所述新的二维人脸图像的SIFT特征向量,将提取的所述待识别人脸图像的SIFT特征向量与所述新的二维人脸图像的SIFT特征向量进行匹配,获得最匹配的SIFT特征向量对应的二维人脸图像,并将该二维人脸图像的身份作为所述待识别人脸图像的最终识别身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4052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HDL单克隆抗体产生的杂交瘤
- 下一篇:间充质干细胞的三维共培养诱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