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小构件在氢氮混合气体保护下的银焊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2628.8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7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章忠敏;吕维敏;杨笑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13/01 | 分类号: | B23K13/01;B23K13/06;B23K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0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医用金属材料焊接领域,特别是一种金属小构件在氢氮混合气体保护下的银焊接工艺。针对现有医用金属器件暴露在空气下或氩气保护下焊接有褶皱、不光滑,密封性、可靠性都不好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小构件在氢氮混合气体保护下的银焊接工艺,在密闭环境下用高频感应炉加热待焊接的金属组件熔化焊接处的银焊丝,同时通入氢氮混合气体进行保护,通过这种氢氮混合气体保护的银焊接工艺焊接制成的医用小构件,焊缝周边光滑、焊缝位置无褶皱,焊接的密封性和可靠性都很好。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构件 混合气体 保护 焊接 工艺 | ||
【主权项】:
金属小构件在氢氮混合气体保护下的银焊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依序进行的以下步骤:(1)在胶木底座上将待焊接的金属组件固定,用银焊丝在焊接处缠绕1‑2圈;(2)将高频感应炉的负载线圈调整至包围金属组件的焊接位置;(3)用玻璃钟罩扣在胶木底座上罩住待焊接的金属组件,通过胶木底座上预设的进气管向钟罩内持续通入氢氮混合气体,同时通过胶木底座上预设的排气管向外界排气,所述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氮气之比为三比一;(4)用试管在排气管的排气口进行取样,在试管口试点,待发生啪的一声后在排气管的排气口点火,燃烧排出的氢氮混合气体;(5)开启高频感应炉对金属组件进行加热,使银焊丝熔化填满缝隙,同时接通冷却水对振荡管和高频感应线圈进行冷却;(6)关闭高频感应炉,对金属组件降温冷却;(7)停止通入氢氮混合气体,吹灭排气口燃烧的火焰,打开玻璃钟罩取出焊接好的金属组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未经浙江省医疗器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4262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