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于实海使用的海底沉积层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4687.7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付玉彬;林耀华;于建;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6 | 分类号: | H01M8/16;H01M8/02;H01M4/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海底沉积层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其特征是电池框架为单层或多层中空的圆柱体金属框架结构。电池正负极材料均为导电碳纤维刷,正负电极导电碳纤维刷数量比控制在1~3之间,正负电极之间使用高强度环氧玻璃钢纤维棒连接。在环氧玻璃钢纤维棒中间部位设置衬板,使用时负极插入到海底沉积物(海泥)中,正极在海泥/海水界面上方。在正负极部位分别设有电缆密封装置及参比电极,以检测电极性能。电池下方有四根环氧玻璃钢纤维支撑棒作为脚架,插入海泥中固定电极结构,防止由于海流的作用来回摆动。将电缆引到海平面设置的浮动观察站,方便实时跟踪监测。本发明具有稳定的电流输出,利于在实海条件下进行电池的性能测试并驱动仪器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使用 海底 沉积 微生物 燃料电池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利于实海使用的海底沉积层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正极位于海泥/海水界面以上,负极位于海泥/海水界面以下,正负极采用单层或多层中空的圆柱体金属框架结构,导电碳纤维刷均匀分布于金属框架周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5468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