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风光电互补的前馈型电压串联补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65315.4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2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杰;江秀臣;汪可友;冯琳;韩蓓;杭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H02J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风光电互补的前馈型电压串联补偿装置,包括:控制器、整流单元、H桥逆变单元、串联变压器、风电直流电压传感器、风电直流电流传感器、交流电压互感器、直流升压单元、光电直流电压传感器、光电直流电流传感器、并网逆变器;本发明利用风电/光电的互补作用,解决了传统串联补偿器储能的问题,本发明并网逆变器采取前馈方式,因而不增加串联变压器与串补逆变单元的额外容量,因此具有风电、太阳光伏发电的互补前馈与快速补偿电网电压变化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风光 互补 前馈型 电压 串联 补偿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风光电互补的前馈型电压串联补偿装置,特征在于构成包括:控制器(1)、整流单元(2)、H桥逆变单元(3)、串联变压器(4)、风电直流电压传感器(5)、风电直流电流传感器(6)、交流电压互感器(7)、直流升压单元(8)、光电直流电压传感器(9)、光电直流电流传感器(10)、并网逆变器(11);上述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所述的控制器(1)的整流控制端与所述的整流单元(2)相应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的控制器(1)的H桥逆变控制端与所述的H桥逆变单元(3)相应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的控制器(1)的直流升压控制端与所述的直流升压单元(8)相应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的控制器(1)的转子转速、转子角度输入信号输入端与同步发电机的测速码盘输出端相连,所述的控制器(1)的光电直流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光电直流电压传感器(9)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的控制器(1)的光电直流电流输入端与所述光电直流电流传感器(10)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的控制器(1)的并网逆变控制端与所述的并网逆变器(11)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的整流单元(2)的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的同步发电机的输出端相连,该整流单元(2)的直流输出端与所述的直流升压单元(8)的直流输出端相连;所述的整流单元(2)的直流输出端与直流升压单元(8)的直流输出端相连后与所述的H桥逆变单元(3)的直流母线端相连,H桥逆变单元(3)的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的串联变压器(4)的初级线圈的两端相连;所述的串联变压器(4)的次级线圈串接在电网的输电线中,分别与电网的供电端和负载端相连;所述的风电直流电压传感器(5)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单元(2)的直流输出端相连,所述的风电直流电压传感器(5)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1)相应的风电直流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的风电直流电流传感器(6)的输入端串接于所述整流单元(2)的直流输出端,所述的风电直流电流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1)相应的风电直流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交流电压互感器(7)的输入端与电网公共点电压相连,所述的交流电压互感器(7)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1)的交流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直流升压单元(8)的直流输入端与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的光电直流电压传感器(9)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升压单元(8)的直流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1)相应的光电直流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光电直流电流传感器(10)的输入端串接于所述直流升压单元(8)的直流输出端,其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1)相应的光电直流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并网逆变器(11)的直流母线端与所述H桥逆变单元(3)的直流母线端相连,所述的并网逆变器(11)的交流输出端与电网公共点电压相并连,该并网逆变器(11)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1)相应的并网逆变器输出端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6531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