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寒、耐盐型扶桑苗木扦插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0182.X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8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娟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耐寒、耐盐型扶桑苗木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提高耐寒性的扶桑子代为亲本,通过扦插、播种方法获得优良种苗,经过一年的养护管理,作为砧木;选择具有优良目标性状的扶桑作为接穗,于春季接穗萌动前采取硬枝切接或劈接的方法获得耐盐的嫁接植株,嫁接苗成活后及时剥除砧木的萌蘖,于7-8月间接穗接口处愈合良好时去掉绑扎接穗的胶带,植株生长健壮后,在盐碱地栽培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寒 耐盐型 扶桑 苗木 扦插 繁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耐寒、耐盐型扶桑苗木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 (1)砧木的培育:扶桑耐寒良种嫩枝扦插最佳时间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一般选择在早上露水未干或阴天采集插穗,从扶桑耐寒良种母树上采集当年生且半木质化的壮枝,采集的枝条应进行保湿并尽快运到穗条加工地,扦插前必须对插穗进行预处理,首先选择室外阴凉地或在室内将枝条剪成长度为8~10 cm留2~3片叶的插穗,下剪口以45°角进行斜切,可以提高扦插生根率,然后用250 mg/kg 2,4‑D+1 000mg/kg NAA混合液对插穗基部0~4 cm进行速蘸处理,时间为3~5 s;一般在7月中旬开始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3~4 cm,株距4 cm、行距5 cm,扦插后浇适量的水,以使基质与插穗接触紧密,扦插后管理:扦插后立即喷1次多菌灵800倍液,以后每15 d喷1次,插穗20~25 d后,喷药次数可适当减少,扦插后对插穗进行全光照管理,喷水时间的长短及喷水频率具体如下:①扦插后20 d内,晴天、阴天的喷水时间及喷水频率分别为每8 min喷10 s、每20~25 min喷10 s;待60%的扦插苗生根并开始发叶,应及时进行叶面追肥,前期每15 d喷1次0.2%尿素,后期每15 d喷1次0.2%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10月停止喷肥,②扦插20 d后,晴天、阴天的喷水时间及喷水频率分别为每15 min喷10 s、每隔40~50 min喷10 s,扦插苗一般在扦插池内过冬;(2)以提高耐寒性的扶桑子代为亲本,通过扦插、 播种方法获得优良种苗,经过一年的养护管理,作为砧木;选择具有优良目标性状的扶桑作为接穗,于春季接穗萌动前采取硬枝切接或劈接的方法获得耐盐的嫁接植株,嫁接苗成活后及时剥除砧木的萌蘖,于7‑8月间接穗接口处愈合良好时去掉绑扎接穗的胶带,植株生长健壮后,在盐碱地栽培应用;(3)田间管理:枝条开始萌动时,应及时追肥,以速效肥为主,现蕾前追施1次~2次磷、钾肥,以促进植株孕蕾;5月~10月盛花期间结合除草、培土进行追肥两次,以磷钾肥为主,辅以氮肥,以保持花量及树势,冬季休眠期间进行除草清园,在植株周围开沟或挖穴施肥,以农家肥为主,辅以适量无机复合肥,以供应来年生长及开花所需养分,长期干旱无雨天气,应注意灌溉,而雨水过多时要排水防涝,整形修剪,新栽植的扶桑植株较小,在前1年~2年可放任其生长或进行轻修剪,即在秋冬季将枯枝、病虫弱枝、衰退枝剪去,树体长大后,应对扶桑植株进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宜在秋季落叶后进行,主要修剪方法:一是合理选留主枝和侧枝,分批疏除,分布合理,疏密适度;二是对主枝和侧枝重回缩,新枝头分枝方向要正,合理疏剪,以便通风透光;三是对1年生壮花枝开花后缓放不剪,翌年将其上萌发旺枝和壮花枝全部疏除,留下中短枝开花,内膛较细的多年生枝不断进行回缩更新,对中花枝在分枝处短截,可有效调节枝势,提高花芽质量;四是对外围枝头进行短截,剪留外芽,一般可发3个壮枝,将枝头竞争枝去掉,其它缓放,然后回缩培养成枝组,开张型扶桑枝条角度大,抽生旺枝和中花枝比直立型强一些,可将其培养成丛生灌木状,病虫害防治,扶桑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叶斑病、锈病和蚜虫、尺蠖、卷叶蛾等虫害,防治措施:一是剪除病虫枝;二是早期防治,避免在开花采收期施药,可选用安全、高效、低毒农药喷雾防治或诱杀,一般常见的叶斑病和锈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以蚜虫为主,也有尺蠖和卷叶蛾,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娟,未经李长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7018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形棚行车导轨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提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