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4314.2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4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黎结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结芝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电磁炉,底壳的内腔由功能分隔板分隔为控制面板区和元件安装区,控制面板区设置在底壳前侧,底壳底面为密闭状,面壳罩设在底壳上,面壳上连接有微晶板,所述元件安装区对应的底壳两侧面分别构成进气侧面和排气侧面,进气侧面和排气侧面对应开设有多个相互对流的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元件安装区对应的底壳后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口,功能分隔板和进气侧面构成的对角位置通过集风盒固定有散热风扇,靠近进气口内侧的元件安装区内固定有进气导向挡板,集风盒出风口与第一排气口之间的元件安装区固定有电路主板,集风盒出风口与第二排气口之间元件安装区固定有线圈盘,结构简单、合理,增加进风面积和出风面积,散热速度更快。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磁炉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的电磁炉,包括底壳(1)和面壳(2),底壳(1)的内腔由功能分隔板(3)分隔为控制面板区(101)和元件安装区(102),控制面板区(101)设置在底壳(1)前侧(103),底壳(1)底面(104)为密闭状,面壳(2)罩设在底壳(1)上,面壳(2)上连接有微晶板(4),其特征是,所述元件安装区(102)对应的底壳(1)两侧面分别构成进气侧面(105)和排气侧面(106),进气侧面(105)和排气侧面(106)对应开设有多个相互对流的进气口(105‑1)和第一排气口(106‑1),元件安装区(102)对应的底壳(1)后侧面(107)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口(107‑1);功能分隔板(3)和进气侧面(105)构成的对角位置通过集风盒(5)固定有散热风扇(6),靠近进气口(105‑1)内侧的元件安装区(102)内固定有进气导向挡板(7),进气导向挡板(7)一端(701)延伸至集风盒(5),另一端(702)延伸至底壳(1)后侧面(107)和进气侧面(105)构成的对角位置,进气导向挡板(7)与多个进气口(105‑1)之间构成进气通道(8),集风盒(5)顶面(501)沿集风盒(5)的轮廓一侧设有风扇集风板(502),风扇集风板(502)一端(502‑1)与进气导向挡板(7)相接并高度持平,风扇集风板(502)另一端(502‑2)与功能分隔板(3)相接并高度持平,集风盒(5)顶面(501)开设有与进气通道(8)导通的集风盒进风口(503),集风盒进风口(503)高度低于风扇集风板(502),风扇集风板(502)正下方的集风盒(5)侧面开设有与集风盒进风口(503)导通的集风盒出风口(504),散热风扇(6)通过风扇架(601)固定在集风盒进风口(503)下方的集风盒(5)内,集风盒出风口(504)可分别辐射到第一排气口(106‑1)和第二排气口(107‑1);集风盒出风口(504)与第一排气口(106‑1)之间的元件安装区(102)固定有电路主板(9);集风盒出风口(504)与第二排气口(107‑1)之间元件安装区(102)固定有线圈盘(10),线圈盘(10)下方的元件安装区(102)向上延伸有导流挡墙(11),导流挡墙(11)与线圈盘(10)互不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结芝,未经黎结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9431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硬度的含氮化硅剥离层
- 下一篇:用于光纤传感微弱信号的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