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粉末修复污染底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5890.2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9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威;贾陈蓉;代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修复污染底泥的方法,其步骤:a)采用破碎机将废弃混凝土粉碎;b)采用玻璃缸为实验装置,设置对照组,玻璃缸进行遮光处理;c)在玻璃缸中均匀的铺上底泥;d)在底泥表面铺上混凝土粉末,对照组中不加混凝土粉末;e)根据水和底泥比例加入实验用富营养化湖水,采用虹吸法将实验用水加入玻璃缸,并标注刻度;f)实验前期取水样测定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溶氧、pH值和水温理化指标;g)实验结束后,将泥样在阴凉通风处风干,分析底泥的理化性质。材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磷负荷的削减及污染底泥的修复,为废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弃 混凝土 粉末 修复 污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修复污染底泥的方法,其步骤是:a)采用破碎机将废弃混凝土粉碎磨细后过90‑110目筛; b) 采用12个规模一致的玻璃缸为实验装置,3个为一平行,分为4组,其中设置一个对照组,3个实验组,所有玻璃缸四面都进行遮光处理;c) 在玻璃缸中均匀的铺上厚度为4‑6cm的底泥;d) 在底泥表面均匀的铺上混凝土粉末,对照组中不加混凝土粉末,3个实验组加入混凝土粉末的用量分别为4‑6g,9‑11g,11‑16g;e) 根据水和底泥为3:1的比例加入实验用富营养化湖水,在加水过程中造成底泥悬浮,采用虹吸法将实验用水加入玻璃缸,并标注刻度; f) 实验前期每3天取水样测定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溶氧、pH值和水温理化指标,实验后期每5天测定一次,每次取水样体积为75-85mL,取样后用实验用水补充至刻度线;g) 实验结束后,将每个缸中的水倒掉,对照组中取表层底泥,实验组中去掉混凝土粉末后取表层底泥,将泥样在阴凉通风处风干,风干后的样品用研钵研磨至全部通过90-110目筛,分析实验结束后底泥的理化性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0589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