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去除屠宰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8946.X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1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邹振生;邹清川;邹焕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国宏智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52;C02F10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26 | 代理人: | 常玉明,张兰海 |
地址: | 5371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可去除屠宰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处理装置由钢板、玻璃钢或砖混建筑等材料做成的一个圆罐型处理装置,分隔成内电解反应区、混凝反应区和竖流澄清区,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屠宰废水污染,特别是屠宰废水中高浓度氨氮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危害,提供一种有效去除屠宰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技术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占地少、投资省、处理效果好、对氨氮化合物有较高的去除率,十分适合当前屠宰行业废水处理的需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屠宰 废水 中高 浓度 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去除屠宰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下述处理装置内按照以下处理步骤进行:所述的处理装置由钢板、玻璃钢或砖混建筑材料做成一个圆罐型处理装置(1),圆罐型处理装置(1)内,通过圆周壁板和底板分隔成内电解反应区、混凝反应区和竖流澄清区,在内电解反应区上部设置有废水进水管(2),内电解反应区下部设置有承重格栅板(3),承重格栅板(3)上装置有铁—炭电解填料(4),混凝反应区中间装置有气提混合管(5),气提混合管(5)延伸到混凝反应区的下端正中位置装置有微孔曝气器(6),混凝反应区和竖流澄清区下部相联通,竖流澄清区上部设置有出水管(7),圆罐型处理装置(1)顶部还设置有透气窗(8)、絮凝剂罐(9),絮凝剂罐(9)下端装置有输液阀(10)、输液管(11),通过对输液阀(10)的开闭来调节絮凝剂的投加量,圆罐型处理装置(1)在竖流澄清区下部位置装有排泥阀(12)、排泥管(13),在底部中间设置有排空阀(14)、排空管(15);所述的处理步骤为:屠宰车间出来的屠宰废水经隔油隔渣池处理后从所述处理装置顶部的进水口抽入到内电解反应区,内电解反应区主要由铁屑和活性炭按一定的比例填充而成,当将其浸没在废水中时,由于铁和碳之间的电极电位差,构成了无数个微电池,其中电位低的铁成为阳极,电位高的碳成为阴极,废水通过微电解塔内的铁碳混合物时,形成一个巨大的内电池,屠宰废水中的血污,脂肪、蛋白质在内电池中发生电解还原反应,废水中有机分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脱稳、破裂,迅速将血色素脱除,同时废水中的脂肪、蛋白质物质在其还未能发酵转化成氨氮之前,分子结构已裂解改变,有效地避免氨氮产生;废水经过内电解反应后,可生化性由原来的0. 45~0.50提高到0.70~0. 75;处理出水经内电解反应区下部在曝气上升气流作用下,进入气提混合管,同时打开处理装置顶部药剂输液阀,将絮凝剂输送到气提混合管,在气提混合管中随着上升气流的冲刷搅拌与废水充分混合、絮凝,然后从混凝反应区下部进入竖流澄清区,在混凝反应区形成大量絮状物的废水从动态的混凝反应区进入至静态的竖流澄清区中,瞬间分层,絮凝体不断压缩下沉,上清液不断从上部的出水口外排;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随着絮凝和悬浮固粒不断下沉积累,使澄清层变窄,定期打开竖流澄清区排泥阀,将沉淀浓液适当排掉,以保持适当的澄清层高度;当所述的处理装置需维护和捡修时,可打开排空阀(14),排空装置内废水以方便维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国宏智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国宏智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0894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