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高效节能射频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9269.3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3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晨光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26 | 分类号: | H05B4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射频灯,属于照明行业领域,解决了传统射频灯存在频闪、功耗大、发热量、抗干扰能力差以及声频共振的问题。主要包括电子镇流器、射频灯泡,电子镇流器包括APFC功率因素校正升压稳压电路,APFC功率因素校正升压稳压电路的输入端经EMI滤波电路与交流电源连接,其输出端经半桥逆变电路与高频匹配网络回路连接,高频匹配网络回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本发明是基于2.5~3MHz的高频高效正弦波驱动的电子镇流器产品,无频闪现象,功耗小发热量小,抗干扰能力强,无声频共振问题,减少电极溅射保证了产品使用寿命,结构优化,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照明行业领域,尤其适用于道路照明。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效 节能 射频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射频灯,包括电子镇流器、射频灯泡FGY,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镇流器包括APFC功率因素校正升压稳压电路,所述APFC功率因素校正升压稳压电路的输入端经EMI滤波电路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APFC功率因素校正升压稳压电路输出端经半桥逆变电路与高频匹配网络回路连接,高频匹配网络回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所述半桥逆变电路与高频匹配网络回路之间设有异常保护电路;所述EMI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设有熔断器进行电路保护;所述EMI滤波电路的压敏电容RV1与电容C1并联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感L2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4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另一端相连,电感L2的另一端还与电感L3的一端相连,电容C3一端分别与电感L4另一端、电容C4一端相连,电容C3另一端与电感L3的另一端、电容C5一端相连,电容C4另一端和电容C5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还与整流桥DB107的1号引脚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整流桥DB107的3号引脚连接,整流桥DB107的4号引脚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外一端接地,整流桥DB107的4号引脚还通过电阻R3与电容C9的一端、电解电容C10的正极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10的负极接地,电解电容C10的正极与IC芯片UC3854的8号引脚相连,电解电容C10的正极还与二极管VD5的阴极连接,二极管VD5的阳极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R4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1的二级绕组首端相连,R4的另一端也通过电阻R5与IC芯片UC3854的5号引脚相连,所述变压器T1的二次绕组的另一端接地,所述DB107的4号引脚还与变压器T1初级绕组的首端相连,变压器T1初级绕组的末端连接场效应管V1的D端,场效应管V1的G端连接IC芯片UC3854芯片的7号引脚相连,场效应管V1的S端与IC芯片UC3854的4号引脚相连,同时串联R6与整流桥DB107的2号引脚相连并接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末端与二级管VD6的阳极端连接,二级管VD6的阴极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IC芯片UC3854的1号引脚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依次串联电阻R8、可变电阻RP1后接地,IC芯片UC3854的2号引脚与电容C8一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IC芯片UC3854的3号引脚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连接,所述二极管VD6的阴极端与电解电容C11的正极相连,电解电容C11的阴极接地,电容C10并联在电解电容C11两端,二极管VD6的阴极通过电感L5与由电容C12和电容C13组成的并联电路相连;所述电容C13的高电位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容C14的一端以及双向二极管VD8的一端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同时与场效应管V6的D端相连,所述双向二极管VD8的另一端与双向触发管VD9的一端相连,双向触发管VD9的另一端与电容C14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所述双向二极管VD8的另一端与电容C19一端、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首端相连,所述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末端接地,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绕组的末端串联一个电阻R11后与场效应管V2的G端相连,场效应管V2的D端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场效应管V2的S端与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绕组的首端相连,电容C26并联在变压器T2的第一次级绕组两端,触发管VD10与触发管VD11反向连接并联在电容C26两端,所述场效应管V2的S端与场效应管V3的D端相连,场效应管V3的G端串联电阻R12与变压器T2的第二次级绕组的首端相连,场效应管V3的S端接地,电容C27并联在变压器T2的第二次级绕组两端,触发管VD12与触发管VD13反相相连并联在电容C27两端,场效应管V3的G端与二极管VD23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23的阴极与场效应管V4的D端相连,场效应管V4的G端与场效应管V4的S端之间并联电容C21,电阻R15并联在电容C21两端,场效应管V4的G端与二极管VD25的阴极相连,二极管V25的阳极与二极管VD26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26的阴极与电阻R16一端相连,电阻R16另一端与电阻R17一端相连,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2并联在电阻R17两端,电容C22还并联在场效应管V5的G端和S端两端,场效应管V5的D端与电容C19相连;所述二极管VD25的阳极还与二极管VD27的阳极相连,二极管VD27的阴极与电阻R18一端相连,电阻R18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V6的G端相连,电容C23、电阻R19均并联在场效应管V6的G端和S端两端,场效应管V6的S端接地,场效应管V6的D端接双向二极管VD8的一端;所述二极管VD25的阳极与触发管VD22的阳极连接,触发管VD22的阴极与触发管VD21的阴极相连,触发管VD21的阳极接地,电容C20、电阻R14均并联在触发管VD21两端,触发管VD21的阴极与电阻R13一端相连,电阻R1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14的阴极相连,二极管VD14的阳极与变压器T3的次级绕组首端相连,变压器T3的次级绕组末端接地,变压器T3的初级绕组首端与电容C15一端相连,电容C15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V3的D端相连,同时与二极管VD7的阴极相连,二极管VD7的阳极与电阻R9低电位相连;所述变压器T3的初级绕组末端与电容C16一端相连,电容C16的另一端与电容C18的一端相连,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场效应管V5的D端,电容C16的另一端也与电容C17一端相连,电容C17的另一端与电容C24一端相连,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6与电容C25之间串接射频灯泡FGY,电容C25另一端与电容C28一端相连,电容C28另一端接地,电容C25和电容C28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之间并联电感L6,射频灯泡FGY两端之间并联双向触发管VD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晨光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晨光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0926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含氮可燃废弃物低污染自洁净燃烧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燃烧器组件和燃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