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衡施肥的机插水稻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1796.8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8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革;杨剑波;陈刚;许有尊;王斌;周永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插水稻栽培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衡施肥的机插水稻栽培方法,本发明方法应用“促前、控中、稳后”的氮肥施用方法,减少了分蘖肥的使用量,将分蘖肥控制在总施氮量的5%左右,一方面满足机插秧苗前期分蘖早发,较早形成高产群体,另一方面有效地控制了中期群体数量,促进了有效分蘖成穗,最大叶面积指数在7.5-8.0,后期有效叶面积下降缓慢,有效的防止群体早衰,优化了水稻的产量结构。与现有的机插秧相比,本技术将秧龄控制在18d左右,苗高13-18cm,3.2-4.0叶龄;秧龄延长的不超过25d,叶龄不超过4.2叶。相比而言,本技术应用后,秧苗整齐,植株个体间差异小,既不徒长也不落黄,长势旺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施肥 水稻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平衡施肥的机插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育营养土:在2月上旬选择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地或稻田的表层土进行培肥,均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kg/667m2,以及氮、磷、钾复合肥40kg~50kg/667m2,均匀撒施后,施用旋耕机连续作业2~3遍;土壤熟化20‑30天左右,取15cm左右的表层土壤进行堆制,土堆含水量保持在10%~15%的范围内,细土粒径在5mm以下;过筛后,按每667m2大田18‑20张软盘,每张所述软盘备合格床土4.0~4.5kg;双膜育秧机插育秧床土每667m2大田预备合格床土100kg,每100kg所述床土中要分别加45%的三元复合肥225~300g,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苗床营养土要按标准厚度铺土覆土,确保2.5cm左右厚度;(2)构建合理的群体起点:选秩龄15‑20天、叶龄3.2叶的水稻小苗进行机插作业,机插合理群体起点基本苗为5万/667m2左右,机插高产栽培适宜行距为30cm,株距为13cm,每667m2栽插丛数1.7万丛左右,每丛栽插基本2‑3本;(3)平衡施用氮肥:中籼水稻机插本田总施纯氮在14~16kg/667m2左右,其中,基肥占总施氮量的45%~55%,在机插前撒施耖口肥,用量占总施氮量的5%,栽后7d左右追施分蘖肥,其用量占总施氮量的5%,穗肥占35%~45%,要求氮、磷、钾平衡,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4)强化大田栽后管理:机插前要沉淀泥浆,薄水栽插;立苗后,保持浅水层,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进分蘖;当田间群体茎蘖达预期穗数的80%时,提前烤田,将高峰苗控制在预计穗数的1.4倍左右,成穗率提高到70%左右;减数分蘖期至抽穗期实行间歇灌溉;抽穗以后采用湿润灌溉,收割前7‑10天断水,防止水稻因断水过早而早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1179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