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营造厌氧条件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5615.9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7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风;彭禹;王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杨志宇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营造厌氧条件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氧化棒、铜质导管、酒精喷灯、数字显示屏、集成电板模块、微型真空泵、自动控制阀、自动控制三通、冷凝器、空气干燥器、氮气流量计、换热孔、热吸收室、氧化室、箱体、橡皮软管等构成。本专利能够通过两种模式营造厌氧条件,第一种模式通过铜网的氧化反应消耗空气中氧气达到除去有限空间内空气中氧气的效果,第二种模式通过真空泵抽吸、注入氮气的方式排出空气,营造厌氧条件,两种模式都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加以实现。相对传统的除氧及厌氧条件获取方式,该装置具有精确度高,效果好,耗时少,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土壤及其它相关研究中厌氧环境的获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营造 条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营造厌氧条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29)内设置有氧化棒(1)、陶瓷变径管(2)、铜网(3)、氮化硅陶瓷外壳(4)、铜质导管(5)、陶瓷支架(6)、酒精喷灯(7)、冷凝水进水管(11)、玻璃曲管(12)、冷凝水出水管(13)、集成电板模块(14)、微型真空泵(15)、自动控制阀(16)、自动控制三通(17)、冷凝器(18)、空气干燥器(19)、海绵(20)、氯化钙粉末(21)、氮气流量计(23)、培养瓶(24)、三通(25)、换热孔(26)、热吸收室(27)、氧化室(28)、橡皮软管(31)、培养室侧门(32);所述的装置主体外壳为长方体形,氧化室顶盖(8)通过固定螺母(9)与箱体(29)相连,氧化室顶盖(8)上设有换热孔(26);培养室侧门(32)通过转轴与箱体(29)相连;箱体(29)的侧面上设有冷凝水进水管(11)、冷凝水出水管(13)和空气出气口(30);箱体(29)内部被分隔为9个小室,分别为热吸收室(27),氧化室(28),装有玻璃曲管(12)的前冷凝室和后冷凝室,装有微型真空泵(15)的设备室,装有空气干燥器(19)的干燥室,装有集成电板模块(14)的控制室,装有培养瓶(24)的装载室和装有氮气流量计(23)的计量室,9个小室之间依靠箱体(29)进行隔开,其中热吸收室(27)和氧化室(28)、设备室和前冷凝室、前冷凝室和氧化室(28)、氧化室(28)和后冷凝室、后冷凝室和干燥室、干燥室和计量室两两之间均通过铜质导管进行连接,干燥室和装载室、三通(25)之间均通过橡皮软管(31)进行连接;数字显示屏(10)整体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箱体(29)上;铜质导管(5)、冷凝水进水管(11)、冷凝水出水管(13)及氮气进气口(22)均采用螺丝进行固定于箱体(29)中;冷凝水进水管(11)通过橡皮软管(31)穿过箱体(29)的侧面与自来水龙头相连接,冷凝水出水管(13)通过橡皮软管(31)穿过箱体(29)的侧面与外界收集器相连接;氮气进气管(22)通过橡皮软管(31)与氮气贮气瓶相连接;氧化室(28)由氧化棒(1)、陶瓷支架(6)及酒精喷灯(7)组成,陶瓷支架(6)设置在氧化棒(1)的底部用于起支撑作用;冷凝器(18)由冷凝水进水管(11)、冷凝水出水管(13)及玻璃曲管(12)组成;空气干燥器(19)由海绵(20)及氯化钙粉末(21)组成,空气干燥器(19)内设有海绵(20)和氯化钙粉末(21);微型真空泵(15)和酒精喷灯(7)都固定在所在室的底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1561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