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片进排气边数控抛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8605.9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4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蔺小军;高源;杨艳;史耀耀;任军学;陈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9/14 | 分类号: | B24B19/1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进排气边数控抛光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叶片数控抛光方法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采用“3+1”轴数控机床编程方法,利用页轮对进排气边部分进行纵向抛光,即刀具沿叶片积叠轴方向做进给运动。将叶片通过榫根定位装夹在“3+1”轴数控机床上,使用页轮作为抛光刀具,通过提取视图最大轮廓线的方式获得刀触点轨迹,并进行走刀路径规划,利用分行定轴加工的方式控制页轮姿态和轨迹,对进排气边进行纵向抛光。本发明方法避免了背景技术方法对叶片表面造成的损伤,解决了现有的抛光方法中存在的抛光余量不均匀,对叶片极小曲率半径区域不适用的问题,实用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排气 数控 抛光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叶片进排气边数控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叶片(1)装夹在3+1轴数控机床上;叶片(1)通过榫根定位,使叶片(1)的积叠轴与机床A轴(6)重合;叶片(1)安装在夹具体(3)上与榫根相契合的通槽中,定位销(4)限定叶片(1)在通槽中的位置,并通过紧定螺钉(5)和压紧销(2)顶紧;夹具体(3)固定在数控机床的转轴上;抛光工具采用圆柱形的页轮(11);步骤二、确定排气边抛光区域初始边界轮廓线(8),记为空间曲线L1,0,初始边界轮廓线(8)是在页轮轴线(12)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与叶片(1)连续接触的最靠近叶盆方向的接触线;第一步,调整工件坐标系,使其X轴与在数控机床上定位后叶片(1)的积叠轴重合;第二步,利用建模软件中的视图转换功能,使叶片(1)模型正视于工件坐标系下的XOY平面;第三步,先通过视图的定向功能,使工件坐标系绕X轴负方向旋转,以5°为单位调整叶片(1)的位置;再通过视图的微调功能,以0.5°为单位调整叶片(1)的位置,并对提取到的视图最大轮廓线进行检验,直到出现的叶片临界最大轮廓线在排气边部分连续,则该视图下的最大轮廓线即为初始边界轮廓线(8);步骤三、规划第一条抛光路径;第一步,将空间曲线L1,0作为第一条走刀路径,将靠近排气边的安装缘板上表面轮廓线记为L1,a,并保存此时的坐标系;第二步,在该坐标系下,将L1,0沿Z轴负方向复制得到L1,0沿Z轴负方向的偏置线(13),记为L1,4,其相对距离为页轮宽度的一半,记为d1,0;再将曲线L1,4沿Y轴方向进行双向拉伸成曲面M1,M1作为本次走刀路径在数控编程时的加工面,需要单侧的拉伸长度大于编程时进刀长度;第三步,将空间曲线L1,0、L1,a分别投影在Z=a的平面M内,得到空间曲线L1,0在平面M的投影线(9),记为L1,2,和L1,a在平面M的投影线L1,b;再将曲线L1,2、L1,b朝远离叶片1的方向偏置,得到L1,2在平面M内的偏置线(10),记为L1,3,和L1,b在平面M内的偏置线L1,c;第四步,将曲线L1,3和L1,c通过圆角R=0.5连接,并对连接后的长度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后续数控编程的要求;步骤四、规划第n条抛光路径;首先进行第二条抛光路线的规划;在建模环境下新建一个图层,将工件坐标系沿X轴旋转一个角度θ,保存此时的坐标系,并将第一条路径规划时所用的L1,c复制到该图层中;其中坐标系旋转方向是按能够使下一个最大视图轮廓线依旧连续完整来确定的,旋转角度θ取3°~10°,然后,按规划第一条抛光路径的方式规划第二条抛光路径,直至排气边部分出现的最大视图轮廓线不连续时结束,至此一共得到n条抛光路径;步骤五、根据所规划的叶片抛光路径进行数控编程;在每一条抛光路径规划完成之后,都需要从建模的环境转换到加工的环境,以线驱动的方式进行数控编程;选择曲面M1作为加工面,以连接并调整后的L13和L1c作为驱动线,选择固定刀轴矢量的方式进行加工;刀具类型选择为平底刀,刀具半径设定为偏置距离d1,1,沿叶根到叶尖方向走刀;其中,弦高误差取0.005mm~0.01mm,刀轴矢量恒定为路径规划时工件坐标系的Z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2860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双端面加工机床出料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