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动或半自动工作台三维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9873.2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9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41F15/16 | 分类号: | B41F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叶民生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手动或半自动工作台三维调整装置,由Z向、X向、Y向、θ角四个调节机构和一个锁紧机构构成。它合理地使用了价廉可靠性高的气缸、滑动轴承、测微头和弹簧等外购件,机械结构设计简单紧凑、零件形状简单、加工成本低,对加工设备要求低,其造价较传统的三维调整装置降低十多倍,极大地节约了使用成本。本发明既适用于要求有三维调整功能的手动或半自动设备的工作台上,也可以引用于其他需要三维调整的设备上,本发明大大降低了设备总成本,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本发明可同时对工作台的Z向、X向、Y向以及θ角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广,应用价值高。使用本手动或半自动工作台三维调整装置,驱动方法简单,调节方便,调节精度高。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半自动 工作台 三维 调整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手动或半自动工作台三维调整装置,由Z向调节机构 (A)、X向调节机构(B)、Y向调节机构(C)、θ角度调节机构(D)以及锁紧机构(E)五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调节机构(A)在所述手动或半自动工作台三维调整装置的最下面,Z向调节机构(A)、X向调节机构(B)、Y向调节机构(C)、θ角度调节机构(D)依次逐层向上互为制约连接,锁紧机构(E)处在逐层叠加的Z向调节机构(C)、X向调节机构(B)、Y向调节机构(C)、θ角度调节机构(D)四者共同的平面中心位置;所述X向调节机构(B)由下板(1)、中板(2)、X向滑动轴承(3)、X向下板挂簧钉(4)、X向中板挂簧钉(4‑1)、X向弹簧(5)、固定螺钉(6)、X向调节支座(7)、X向测微头(8)组成;所述下板(1)通过四个角处与四个升降结构对应位置开设的连接孔由固定螺钉(6)固定在升降光杠(24)上,下板(1)四个角偏向中心的位置上呈正方形设有四个直孔(Ⅴ),每个直孔(Ⅴ)上通过螺母固定一个其轴承端处在下板(1)上表面的X向滑动轴承(3),下板(1)上面于前后中心线左侧的前后两端各对称固定有一个X向下板挂簧钉(4),X向下板挂簧钉(4)挂接X向弹簧(5)的左端,两个X向弹簧(5)的右端分别挂接在中板(2) 下面的处于前后中心线右侧的前后两个X向中板挂簧钉(4‑1)上,X向弹簧(5)处在X向弹簧槽中,所述X向调节支座(7)成L型, 其水平段固定在下板(1)左侧面的中心线位置上,其垂直段中心处的螺纹孔上螺纹连接X向测微头(8),X向测微头(8)的右端头与中板(2)左侧面中心线位置贴合连接,所述X向测微头(8)在X向调节支座(7)上具有一个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下的X向左右直线往返运动轨迹;所述中板(2)上表面四个角处各设有一个Y向滑动槽(Ⅲ),左侧或者右侧的前后两个Y向滑动槽(Ⅲ)的纵向轴线与左侧或者右侧的前后两个X向滑动轴承(3)纵向中心线重合,所述中板(2)下表面于每个Y向滑动槽(Ⅲ)的下面各设有一个X向滑动槽(Ⅳ),Y向滑动槽(Ⅲ)与X向滑动槽(Ⅳ)呈上下层叠加结构,左侧或者右侧的前后两个X向滑动槽(Ⅳ)的横向轴线与所述左侧或者右侧的前后两个X向滑动轴承(3)横向中心线重合,所述Y向滑动槽(Ⅲ)与X向滑动槽(Ⅳ)的纵横轴线于两个滑动槽的中点处互为垂直,所述四个X向滑动轴承(3)的轴承端各镶嵌在一个X向滑动槽(Ⅳ)中, 所述中板(2)通过X向滑动槽(Ⅳ)以及X向滑动轴承(3)在所述下板(1)上具有一个与所述X向测微头(8)随动的X向左右直线往返运动轨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2987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