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鸭稻共作生产有机水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2865.3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1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加勇;鲁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芒市遮放贡米酒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 |
地址: | 678400 云南省德***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鸭稻共作生产有机水稻的方法,属于复合型种养技术领域。晒种1~2天后用清水浸种20~28h,洗净后用2%石灰水浸种36~48h,洗净后于20~25℃催芽12~15h至种子露白。4月上中旬播种,旱育秧方式,每亩15~20kg;秧田保持墒面湿润、防虫、除草、防稻瘟病及鼠害,秧龄30~45天。移栽前7~10天亩施腐熟厩肥1500~2000kg,有机肥45~55kg,浅水捂田。移栽前1~2天或移栽当天耙田栽秧,每亩15000~25000丛。6月稻苗返青后,将孵化8~12天的雏鸭先在初放区生活1~2天,再将鸭子放入稻田,每亩12~16只。初放的6~8天每天喂食45~50g饲料,此后逐步停喂让其自由觅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撤鸭,9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水稻黄熟即可收获。所述方法有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使物料的产投结构更加合理,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鸭稻共作 生产 有机 水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鸭稻共作生产有机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种子处理、播种及秧田管理、移栽、孵化及放鸭、收获及收割工序,具体包括:A、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2天,清水浸种20~28h,洗净后用2%的石灰水浸种36~48h,再次洗净后于20~25℃催芽20~28h,露白即可播种;B、播种及秧田管理:4月上中旬播种,采用旱育秧方式,播种前整墒碎土,田平土细后拉线划墒,墒宽130~150cm,墒深16~24cm,保证沟直、沟深,撒播,播种后先用细土盖种,再用干细粪盖种,每亩用种15~20kg,秧田管理需保持墒面湿润、防虫、除草、防稻瘟病及鼠害,秧龄对于早、中熟品种为30~35天,对于晚熟品种为40~45天;C、移栽:移栽前7~10天亩施腐熟厩肥1500~2000kg及有机肥45~55kg,全层施肥,堵好出水口,保持5~6cm水层,移栽前1~2天或移栽当天犁好二道田,保持3~3.3cm水层耙田,田平泥化后栽秧,栽秧密度对早、中熟品种为每亩20000~25000丛,对晚熟品种为15000~18000丛,每丛2~3苗;D、孵化及放鸭:清水浸种时开始孵蛋,6月下旬将孵化8~12天的雏鸭先在初放区生活1~2天,然后让鸭子到稻田中活动、觅食,每亩放养12~16只,初放的6~8天,每天早、晚用碎米、玉米喂食鸭子一次,喂食量每天每只45~50g,之后的5~8天,逐步减少喂食量至停喂,让鸭子自由觅食;E、收获及收割: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水稻抽穗后,将鸭子从稻田撤出;水稻黄熟后,即可收获,对于早、中熟品种收获期为9月上中旬,对于晚熟品种收获期为10月中下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芒市遮放贡米酒业有限公司,未经芒市遮放贡米酒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3286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桥转向结构
- 下一篇:塑料重型车动力转向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