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的集电极结构及TI-IGBT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33920.0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9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亮;朱阳军;喻巧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江苏中科君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417 | 分类号: | H01L29/417;H01L29/73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集电极结构及TI-IGBT,其中集电极结构包括:相互隔离的集电区与短路区;集电极;覆盖集电区与短路区之间的集电极的绝缘体,绝缘体背离漂移区一侧的表面与集电区和短路区之间的集电极相接触,朝向漂移区一侧的表面与漂移区相接触,且绝缘体与集电区和短路区均相接触;与漂移区的掺杂类型相反的浮空区,浮空区的结深大于短路区的结深,浮空区覆盖短路区靠近集电区一端的表面,不覆盖短路区远离所述集电区一端的表面,且浮空区与绝缘体和漂移区均相接触。由于上述背面结构中从集电区上方传输至短路区的电子通道电阻较大,从而用更小尺寸的集电区就可以完全抑制回跳现象,最终提高了器件的抗短路和功率循环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集电极 结构 ti igbt | ||
【主权项】: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集电极结构,所述集电极结构形成于所述半导体器件的漂移区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极结构包括:与所述漂移区的掺杂类型相反的集电区;与所述漂移区的掺杂类型相同的短路区,所述短路区与集电区相互隔离;形成于所述集电区与所述短路区背离所述漂移区一侧的集电极;覆盖所述集电区与短路区之间的集电极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背离所述漂移区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集电区和短路区之间的集电极相接触,所述绝缘体朝向所述漂移区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漂移区相接触,且所述绝缘体与所述集电区和短路区均相接触;与所述漂移区的掺杂类型相反的浮空区,所述浮空区的结深大于所述短路区的结深,所述浮空区覆盖所述短路区靠近所述集电区一端的表面,不覆盖所述短路区远离所述集电区一端的表面,且所述浮空区与所述绝缘体和漂移区均相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江苏中科君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江苏中科君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3392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
- 下一篇: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