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热排出泵抗震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3186.6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7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司乔瑞;袁寿其;邓鑫;袁建平;裴吉;周邦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排出泵抗震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对泵模型运行工况及载荷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地震资料,进行地震反应谱设计;其次,采用有限元计算程序计算,得到设备在静止状态下受地震力时的应力变化情况;然后,采用基于流固耦合的方法对转子系统进行流动诱导振动计算,得到设备内旋转的流体对结构产生的最大应力;再后,对各振型最大反应值进行组合;最后,根据材料属性和静止部件和转子部件间的最小间隙进行校核。本发明计算了旋转流体对设备的作用力,考虑了最极端工况下核电用旋转机械设备的应力计算,提高了抗震分析计算的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排出 抗震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余热排出泵抗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对余热排出泵做初步结构设计,并对余热排出泵的工况及载荷进行分析,根据极端事故工况(SSE)或是正常运行工况(OBE)设计要求,来选择不同阻尼比的楼层响应谱,并根据楼层反应谱,拟合出人工地震波和人工地震波反应谱;B 采用三维造型工具,对余热排出泵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包括转子系统、定子系统、轴承箱和底座,所述转子系统由叶轮、泵轴和叶轮螺母构成;所述定子系统由泵盖、泵体、导叶、出口法兰、入口法兰、机械密封和密封函体构成;所述轴承箱由轴承体、轴承压盖、轴承体外管和轴承体支架构成;通过分析受力情况对定子系统、轴承箱和底座及转子系统进行模态计算,并进行相关模态试验验证;C 根据模态计算结果进行计算方法选择;如果模态计算结果均大于33Hz,采用等效静力法来进行抗震分析,并对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进行校核;如果模态计算结果均小于33Hz,则必须采用反应谱法或时间历程法进行抗震分析;D 对余热排出泵流体域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建模,建模时应基于全流场进行试验室条件下的流场计算,并进行外特性试验验证;E 对定子系统、轴承箱和底座进行地震力应力计算,对转子系统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进行流动诱导振动计算,涉及温度变化的还要考虑流体热影响;F 对各振型的最大反应值按平方和的平方根(SRSS)或完全二次型组合(CQC)进行组合;G根据材料属性进行应力校核,根据法国RCC‑M 2000标准,对余热排出泵零部件的材料属性进行设置,通过地震反应模拟得到余热排出泵零部件的应力分布,将应力值与法国RCC‑M 2000标准中规定的许用应力比较,进行应力校核;另外还进行定子系统、轴承箱和底座与转子系统之间的相对变形校核,针对余热排出泵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口环间隙和叶轮出口变形的研究,同时考虑了地震载荷和流体激振力的影响;将间隙减去由地震载荷和流体激振力载荷产生的变形量,对得到的余量进行校核,若大于零,即满足要求;H 薄弱环节修正;当通过步骤G判定余热排出泵的抗震性能的可靠度不满足要求时,应当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固修正后,再重复步骤A至步骤G,当通过步骤G判定余热排出泵的抗震性能的可靠度满足抗震要求时,结束分析,制造样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4318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