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少量静态测量数据的结构损伤定位与程度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5979.1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4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吕中荣;朱嘉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少量静态测量数据的结构损伤定位与程度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指标Di选取加载方案;2)计算各单元的残余应变能(RSE)值;3)比较各RSE的值,选择RES值较大的单元为可疑单元;4)基于可疑单元的损伤参数{α},计算灵敏度矩阵[S]以及待修正模型和真实模型的响应差值{δUm};5)求解方程[S]{δα}={δUm};6)更新可疑单元的损伤参数αit+1=αit+δαit;7)若未达到精度要求则回到4)循环迭代,否则输出损伤参数作为识别结果。该方法定义了残余应变能的概念,能对损伤位置进行预测,减少需要识别的参数数量。然后应用静态响应灵敏度的方法进行模型修正。所需数据量少,识别效率和精度较高。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少量 静态 测量 数据 结构 损伤 定位 程度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少量静态测量数据的结构损伤定位与程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残余应变能的概念,通过有限元模型缩聚方法减少需测量数据,从而进行可疑单元的预测;然后应用基于静响应灵敏度的模型修正方法,对可疑单元的损伤参数进行识别,以精确检测出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4597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光方位跟踪装置的设计
- 下一篇:一种太阳光反射式照明跟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