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模速度可控的挤压式真空注型的成形方法、成形系统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7374.6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0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光;徐小林;张旭;张壮雅;胡庆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39/42 | 分类号: | B29C39/42;B29C39/24;B29C39/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模速度可控的挤压式真空注型的成形方法及成形系统,属于快速模具领域。该方法巧妙地将真空注型、差压注型、重力注型三种工艺的优点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成型工艺方法,实现了对充模速度的控制。成型时,将两种组份材料进行混合搅拌,并同时进行进气消泡处理后,导入挤压容器中,挤压驱动装置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根据计算机获取到的模具特征而生成并设定好的驱动速度,将挤压容器中的混合材料按照预想的充模速度进行稳定充模,进而得到产品。利用该成形方法及成形系统得到的产品,质量明显优于传统的真空注型工艺。 | ||
搜索关键词: | 速度 可控 挤压 真空 成形 方法 系统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充模速度可控的挤压式真空注型的成形系统,包括材料供给装置(3)、电磁阀门组(4)、模具(8)、抽真空模块(10)、控制器(2)和密封箱体(7);所述材料供给装置(3)和所述模具(8)安装于所述密封箱体(7)中,所述密封箱体(7)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抽真空模块(10)的真空泵的管道连通,一个电磁阀门组(4)设置于导气管上,所述模具(8)安装在所述材料供给装置(3)的料斗下方,所述材料供给装置(3)的料斗下部连接的物料输送管,另一个电磁阀门组(4)设置于物料输送管上,所述控制器(2)分别与所述材料供给装置(3)、所述抽真空模块(10)和各所述电磁阀门组(4)相连,以分别控制注型材料的混合、所述密封箱体(7)内的注型环境的真空度大小、注型材料进气消泡及系统泄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材料供给装置(3)的料斗下方的物料输送管和所述模具(8)的进料口之间还设有注型材料挤压充模机构,所述注型材料挤压充模机构由挤压驱动装置(5)和挤压容器(6)相连构成,所述挤压容器(6)的受料口与所述材料供给装置(3)的料斗下方的物料输送管连通,所述挤压容器(6)的出料口与所述模具(8)的进料口连通,根据所述控制器(2)提供的驱动速度曲线数据信息,由所述控制器(2)通过驱动所述挤压驱动装置(5)作用于所述挤压容器(6),控制充模速度,将已经导入的挤压容器(6)中的注型材料按照所需的充模速度对模具进行充模,实现注型材料的按需供应,所述模具(8)安装在升降台(9)上,所述升降台(9)的固定端安装在密封箱体(7)上,所述控制器(2)控制所述升降台(9)的升降速度和升降行程,计算机控制系统(1)通过以太网与所述控制器(2)信号连接,由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1)依据所述模具(8)的几何特征计算获取的驱动控制挤压驱动速度曲线,并由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1)通过控制系统向被控的挤压驱动装置(5)发送指令,从而控制充模速度,由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1)根据描述所述模具(8)的几何特征的STL文件,提取分层后的几何特征,根据横截面积通过计算得到所述挤压驱动装置(5)的电机驱动速度曲线,该电机驱动速度曲线所表述的关系为电机转速与模具填充百分比之间的关系,所述的控制器(2)为PLC、单片机或DSP。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4737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