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7722.X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5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曾金生;吴锋;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汉派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用纳米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聚吡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物通过吡咯单体和纳米金属氧化物在微波中反应后,经过简单的分离、洗涤和干燥即可得到,所得到的复合物具有比容量大、高循环稳定性、毒性小、能耗低的特点,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同时该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没副反应、成本低廉,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便于该复合物的使用,适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动力电池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配制浓度为0.01~0.5M的吡咯单体水溶液,超声0.5~1小时;(2)向步骤(1)所得的吡咯溶液中加入纳米过渡金属氧化物后,超声10~20分钟后,于微波中反应;(3)待微波反应结束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固体,再经洗涤后,放置烘箱内,烘箱温度为100~200℃,干燥1‑2小时后得到纳米金属氧化物和聚吡咯的复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汉派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汉派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4772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儿童止咳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