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间时差测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3626.6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7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罗云琳;张朝杰;娄延年;李建宇;金仲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蒋琼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间时差测量方法,以现有的非相干伪码通信系统为基础,通过对伪码相位进行观测和处理,得到星间时差信息,基于此提出了整个星间时差测量方案,并制定了测量过程。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星间时差测量系统,在系统仿真模型中考虑了多普勒频率、频率源漂移、传播距离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多普勒频率影响时差测量结果的修正方法。 1 | ||
搜索关键词: | 时差测量 多普勒频率 伪码 漂移 时差测量系统 系统仿真模型 测量过程 传播距离 时差信息 频率源 相干 通信系统 观测 修正 制定 | ||
1)A星、B星各自在与自身时钟1pps对齐的时刻向对方发送一帧数据,并设两星之间的星间时差为t1;
2)根据A星和B星分别与对方之间的伪距,计算星间时差t1;
其中,t2为A星测得与B星之间的伪距对应的电磁波传播时间,t4为B星测得与A星之间的伪距对应的电磁波传播时间,为A星发射该帧时的A星发射机伪码相位,
为A星接收到B星数据帧时的A星发射机伪码相位,
为B星发射该帧时的B星发射机伪码相位,
为B星接收到A星数据帧时的B星发射机伪码相位,RPN为伪码的FFT频域变换;
还包括对星间时差t1进行修正处理,处理过程如下:
其中,t3为传播延时,tR为接收端处理延时,RAB为星间实际距离,tS为发射端处理延时,c为光速,v为星间相对移动速度,t5为B星发射帧到A星接收帧的时间,t6为B星接收帧和A星接收帧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5362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