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波浪作用下悬沙输移相位滞后效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5863.6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0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海;汤立群;王崇浩;关见朝;孙高虎;刘大滨;郭传胜;赵慧明;王艳红;陆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郑哲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波浪作用下悬沙输移相位滞后效应的方法,包括将颗粒动能转换为势能确定在波浪半周期内颗粒的悬浮高度;通过对指数分布沿深度进行积分平均,获得颗粒悬浮层内水质点的深度平均的垂向流速;根据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受到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作用后的受阻碍沉速和颗粒悬浮层内水质点的深度平均的垂向流速修正获得波浪边界层内悬沙颗粒的沉速;根据波浪半周期内悬浮颗粒的沉降时段、波浪边界层内悬沙颗粒的沉速和颗粒的悬浮高度计算获得波浪半周期的相位滞后效应参数。本发明能够反应水质点垂向流速对悬浮颗粒在波峰半周期和波谷半周期内沉降的影响,考虑了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作用造成的能量耗散比例,因此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波浪 作用 下悬沙输移 相位滞后 效应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计算波浪作用下悬沙输移相位滞后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将预定百分比的颗粒动能转换为势能确定在波浪半周期内所述颗粒的悬浮高度;当波浪边界层内水质点时均垂向运动速度呈指数分布时,通过对所述指数分布沿深度进行积分平均,获得颗粒悬浮层内水质点的深度平均的垂向流速;根据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受到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作用后的受阻碍沉速和所述颗粒悬浮层内水质点的深度平均的垂向流速修正获得波浪边界层内悬沙颗粒的沉速;根据波浪半周期内悬浮颗粒的沉降时段、所述波浪边界层内悬沙颗粒的沉速和所述颗粒的悬浮高度计算获得波浪半周期的相位滞后效应参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5586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速冻食品抗冻特性和口感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丸子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