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线性前馈与模糊PID结合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2896.3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唐贤伦;王福龙;胡向东;蒋畅江;张毅;张莉;姜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线性前馈控制与粒子群优化模糊PID控制结合的风力发电机变桨距控制方法。该方法提出基于有功功率偏差的前馈控制策略,当发电机组运行在额定风速以上时,运用发电机有功功率P与额定功率P0得到功率偏差△P;通过MAPSO模糊PID控制器给出变桨距控制期望输出的桨距角β1;同时经非线性前馈控制器得出变桨距控制期望的前馈桨距角β2;MAPSO模糊PID控制器得到的桨距角β1与前馈桨距角β2相加,得到桨距角设定值β。本发明降低了系统的调节时间,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传统控制器具有明显的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非线性 模糊 pid 结合 风力 发电 机组 变桨距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非线性前馈与模糊PID结合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01、用功率表测量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功率P;102、将步骤101得到的发电机功率P与发电机额定功率P0进行差值运算得到功率偏差ΔP,并计算出Δt时间内的功率偏差率ΔP/Δt;103、初始化模糊控制器、PID控制器,根据步骤102得到的功率偏差ΔP、功率偏差率ΔP/Δt,将功率偏差ΔP、功率偏差率ΔP/Δt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即误差信号E和误差信号变化率EC,然后选择模糊控制器中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函数,去模糊化,并将隶属度函数的顶点坐标作为一个粒子,采用多Agent粒子群MAPSO寻优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得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为三个增益KP,KI,KD,将KP,KI,KD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变量,所述PID控制器的输出为变桨距控制期望输出的桨距角β1;104、采集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风速数据V(t),将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风速数据V(t)作为自变量,将发电机桨距角β(t)作为因变量,对发电机桨距角—风速数据对进行拟合,建立桨距角—风速非线性前馈控制器模型:βf(t)=β(V)=a0+a1V+a2V2+…+anVn,n表示外部扰动的拟合次数,扰动非线性前馈控制器中系数采用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方法来确定,设当前时刻的测量风速为Vt,上一控制时刻的实际桨距角为βf(t‑1),则前馈控制器的输出增量型参考前馈桨距角为:β2=βf(t)‑βf(t‑1);105、将步骤103中得到的变桨距控制期望输出的桨距角β1与步骤104得到的前馈桨距角β2相加,得到发电机叶片的变桨角度β,即β=β1+β2;106、将步骤105中的发电机叶片变桨角度β传输给发电机变桨执行机构,所述发电机变桨执行机构根据发电机叶片变桨角度β进行变桨,完成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6289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烟气烟道导流叶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油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