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机同轴驱动消隙控制系统及其消隙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9816.7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7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万其;陈桂;汤玉东;刘汉忠;王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P5/46 | 分类号: | H02P5/46;H02P5/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116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机同轴驱动消隙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主电机驱动器、从电机驱动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机械传动链以及第二机械传动链;所述上位机分别经过现场总线与主电机驱动器和从电机驱动器相连,主电机驱动器经过第一电机与第一机械传动链相连,从电机驱动器经过第二电机与第二机械传动链相连,第一、第二机械传动链分别接入系统所驱动的负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所述双电机同轴驱动消隙控制系统的消隙方法。本发明在数字化控制的电机驱动器中二次编程,增加消隙控制环节,实现通用电机驱动器的双电机同轴驱动消隙控制,可根据需要方便设定消隙力矩的大小,将双电机的速度反馈信号接入控制回路中,避免差速震荡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同轴 驱动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电机同轴驱动消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主电机驱动器、从电机驱动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机械传动链以及第二机械传动链;所述上位机分别经过现场总线与主电机驱动器和从电机驱动器相连,主电机驱动器经过第一电机与第一机械传动链相连,从电机驱动器经过第二电机与第二机械传动链相连,第一、第二机械传动链分别接入系统所驱动的负载;上位机产生运动控制的轨迹,通过现场总线实现对主电机驱动器的控制,同时主电机驱动器和从电机驱动器向上位机传输运行状态信息;主电机驱动器实现双电机同轴驱动控制系统中的速度回路控制功能,同时完成消隙控制;从电机驱动器配合主电机驱动器实现消隙控制;所述上位机包括第一现场接口;所述主电机驱动器包括第二现场接口、第一高速输出通信口、第一高速输入通信口、信号调理模块、速度回路、第一消隙控制模块、第一速度反馈模块、第一力矩回路和第一附加力矩模块;所述从电机驱动器包括第三现场接口、第二高速输入通信口、第二高速输出通信口、第二速度反馈模块、第二消隙控制模块、第二附加力矩模块和第二力矩回路;上位机的第一现场接口经过现场总线分别与主电机驱动器中的第二现场接口和从电机驱动器中的第三现场接口相连,此链路用于传输上位机中的速度命令信息;主电机驱动器通过第一高速输出通信口与从电机驱动器的第二高速输入通信口相连接,用于传输速度回路的输出;从电机驱动器通过第二高速输出通信口与主电机驱动器的第一高速输入通信口相连接,此链路用于传输从电机驱动器的实际转速;第一电机的实际转速信号经过第一速度反馈模块发送至信号调理模块,第二电机的实际转速信号也发送至信号调理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将上述两个实际转速信号求和后除以2,发送至速度回路的输入端,速度回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消隙控制模块和第一力矩回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消隙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经过第一附加力矩模块和第一力矩回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力矩回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相连接,实现对第一电机的控制;速度回路的输出端还依次经过主电机驱动器的第一高速输出通信口、第二高速输入通信口后分别与第二力矩回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消隙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消隙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经过第二附加力矩模块与第二力矩回路的 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力矩回路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机相连接,实现对第二电机的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6981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戳及MAC安全性的物理层处理
- 下一篇: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