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程序切片技术的安卓恶意软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6158.4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1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迎周;孙韦翠;仉雪玲;孙健;高海燕;汪洋;龙昊;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程序切片技术的安卓恶意软件检测方法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从安装应用的安装文件APK出发,利用程序切片技术对应用的源代码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该应用安全性的关键结点,检测Android恶意软件,以达到减少人工操作的目的。经检验证明本发明技术1.能够可靠地检测Android恶意软件;2.基于程序切片的方法在准确性方面比传统的检测方法更具优势;3.从源代码的角度分析Android恶意软件,对于不断更新的病毒、木马变种,灵活性更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程序 切片 技术 恶意 软件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程序切片技术的安卓恶意软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从安卓应用的安装文件APK出发,利用程序切片技术分析应用的源代码,找出影响该应用安全性的关键结点,检测Android恶意软件,以达到减少人工操作的目的,该方法包含的步骤如下:1)获取Android应用的APK文件;2)反编译步骤1中的APK文件,得到.class文件;3)利用Java程序切片技术,获取步骤2)中生成的class文件的系统依赖图;4)设计安全评价指标,评估步骤3)中得到的系统依赖图中所有结点的重要性,安全评价指标包括权限控制m1、API调用m2、插件管理m3,对上述指标进行加权,计算所有结点的安全影响因子m,其中m=αm1+βm2+γm3,系数α、β、γ表示安全评价指标对安全因子的影响程度,满足α+β+γ=1;5)设定安全影响因子的域值M,从目前的Google官方应用市场和第三方Android应用市场上已知安全性的应用中,随机选择50个安全应用和50个恶意软件,根据步骤4)的方法计算它们的安全影响因子,取其平均值设置为域值M;6)比较待测安卓应用的安全影响因子m与域值M,对步骤1中的Android应用进行安全分析。如果安全影响因子m大于域值M,则认为该应用存在恶意行为,即为恶意软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7615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系统内存保护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遮阳板的内部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