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除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6222.9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袁竹林;官蕾;郝雅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3/04 | 分类号: | B03C3/04;B03C3/34;B03C3/78;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除雾器,包括进气管、阴极线、筒体、压簧电极、滚筒结构多孔介质过滤层、支撑隔板、出气口、喷淋管、排液槽、节流阀、隔板、滚轮和齿轮机构;所述筒体的内壁设有多个滚轮,滚轮与滚筒结构多孔介质过滤层相接触,滚筒结构多孔介质过滤层与齿轮机构连接,滚筒结构多孔介质过滤层由支撑隔板支撑,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开口处与进气管连接,筒体在开口处的上、下两端点设有压簧电极,压簧电极与滚筒结构多孔介质过滤层接触,进气管上设有阴极线,阴极线、压簧电极和滚筒结构多孔介质过滤层形成一个电路。本发明通过雾滴的惯性碰撞和电场力吸附协同作用实现除雾,并使除雾与清洗能够连续进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 ||
【主权项】:
一种旋转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阴极线、筒体、压簧电极、滚筒结构多孔介质过滤层、支撑隔板、出气口、喷淋管、排液槽、节流阀、隔板、滚轮和齿轮机构;所述筒体的内壁设有多个滚轮,滚轮与滚筒结构多孔介质过滤层相接触,滚筒结构多孔介质过滤层与齿轮机构连接,滚筒结构多孔介质过滤层由支撑隔板支撑,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开口处与进气管连接,筒体在开口处的上、下两端点设有压簧电极,压簧电极与滚筒结构多孔介质过滤层接触,进气管上设有阴极线,阴极线、压簧电极和滚筒结构多孔介质过滤层形成一个电路;所述滚筒结构多孔介质过滤层分为多段多孔介质层,多段多孔介质层之间由绝缘条带连接,每段多孔介质层长度相等,每段多孔介质层长度大于筒体开口的长度;所述筒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水平平行排列的多排喷淋管,每根喷淋管上设有多个喷淋口,喷淋管在所述支撑隔板处断开,所述喷淋管的下方设置有排液槽,排液槽内安装有节流阀;所述筒体的两个端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出气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7622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