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鸭儿芹引种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9110.9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8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屠娟丽;费伟英;张彩平;沈辉;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03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一种药食两用野菜鸭儿芹的引种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鸭儿芹播种繁殖与栽培,栽培包括设施栽培和林下套种。本发明能使鸭儿芹发芽快,发芽率高,种子发率达到80%以上。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能实现鸭儿芹周年生产和高产。 | ||
搜索关键词: | 鸭儿芹 引种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鸭儿芹引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鸭儿芹种子进行处理:新鲜种子采收后将种子阴干,再放于密封容器中,密封容器放于阴凉干燥处;播种前,从密封容器取出种子,进行温水浸种处理,水温控制在30‑40℃之间;温水浸种处理过程为:每天上午用种子重量10倍的温水浸泡,并使之自然冷却,第二天上午再换上种子重量10倍的干净温水重新浸泡,连续10天;第10天待自然冷后,将种子从水中捞出;捞出的种子点播于穴盘、或者捞出的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撒播于苗床;穴盘播种每孔一粒种子,苗床撒播每平方米用种1.2‑1.4克,约500粒种子;播后覆盖薄膜保温,温度保持在15‑25℃之间,低温时在温室播种,高温天气在大棚中播种,大棚应遮阳;播种后约10天出苗;(2)浸种后的种子播种的穴盘或者苗床的基质要求为:疏松、透气,该基质配方为园土:粗河沙:草炭比为1:1:1;(3)移植与定植,当穴盘或者苗床中的苗高在10厘米左右时,移植至温室定植、或大棚定植、或林下定植;移植时,定植植距为15‑20厘米,行距为20‑30厘米;定植前应深翻土壤,施足基肥;每亩基肥用腐熟有机肥1500‑1800千克;(4)栽培管理,鸭儿芹喜半荫,耐寒,怕高温干旱,为此鸭儿芹移植至温室定植、或大棚定植、或林下定植后,应采用如下不同的栽培管理方式:大棚栽培管理:鸭儿芹移植至大棚后,由于大棚秋冬季至早初(即11中旬至3月上旬)光线弱、温度低,在大棚上盖塑料薄膜以保温,且大棚应无除遮阳网;3月是中旬至4月中旬,根据气温高低灵活通风换气;4月下旬开始去掉薄膜,并遮盖透光率为50%‑60%的遮阳网降温并同时降低光照度;大棚栽培期间,大棚温度控制在10‑40℃之间,否则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都会导致休眠;林下套种栽培管理:林下套种上层以落叶树种为宜,树木郁闭度在0.5‑0.6之间,光照要均匀;温室栽培管理:冬季管道用暖气加温或燃油加温,夏季风扇加水帘降温,以确保温度控制20‑30℃之间;(5)采收:鸭儿芹为多年生草本,萌蘖性强,采收时采用茬割方式分期、分批采收;茬割的每次茬割后在行间施基肥,每次每亩用量200‑250千克;栽培期间不施用任何化肥;鲜食采用最佳期为苗高25‑35厘米;春季苗高高些,夏秋季苗高适当矮些,以确保植株鲜嫩、不降低食用口感,又能保证产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7911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洗洁剂
- 下一篇:一种利用高酸值动植物废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