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及应用该蓄电池的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4534.4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4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超;叶剑;章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8;H01M2/10;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及应用该蓄电池的电动车,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缩短汇流排之间的电流路径,降低内阻、发热量及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度和集电性的波动的铅酸蓄电池及电动车。它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单体电池,各单体电池分别包括单体电池槽及极群,所述极群由若干正极板和若干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同一极群的各正极板上的正极耳通过正极汇流排相连,同一极群的各负极板上的负极耳通过负极汇流排相连;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与同该单体电池相邻的单体电池槽内的负极汇流排、正极汇流排之间通过金属连接件直接相连,将各单体电池串联连接,且各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及金属连接件位于同一高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应用 电动车 | ||
【主权项】:
一种铅酸蓄电池,包括上端开口的电池壳体(3),封遮电池壳体上端口的上盖(10),若干并排设置的单体电池,各单体电池分别包括单体电池槽(31)及设置在单体电池槽内的极群(4),所述极群由若干正极板(1)和若干负极板(2)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同一极群的各正极板上的正极耳通过正极汇流排(41a)相连,同一极群的各负极板上的负极耳通过负极汇流排(41b)相连;其特征是,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与同该单体电池相邻的单体电池槽内的负极汇流排、正极汇流排之间通过金属连接件(43)直接相连,将各单体电池串联连接,且各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及金属连接件位于同一高度;各单体电池槽均匀排列的分布在电池壳体内,所述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及金属连接件位于单体电池槽上方;所述上盖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与各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及金属连接件相对应的容置槽(16),各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及金属连接件容纳在对应的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内灌封有灌封胶,且所述灌封胶将各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及金属连接件灌封在容置槽内;该铅酸蓄电池具有一个正端引出极柱(42a)及一个负端引出极柱(42b),串联连接的各单体电池的各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中位于两端的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形成铅酸蓄电池的正极端与负极端,所述正端引出极柱与构成铅酸蓄电池的正极端的正极汇流排连为一体,负端引出极柱与构成铅酸蓄电池的负极端的负极汇流排连为一体;所述容置槽内设有用于容纳正端引出极柱的正端极柱容纳槽(17)及容纳负端引出极柱的负端极柱容纳槽;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上与正端极柱容纳槽及负端极柱容纳槽相对应的部位分别设有端子胶槽(12),所述正端极柱容纳槽与负端极柱容纳槽的底面上分别设有往上延伸、并在对应的端子胶槽内形成凸起(12a)的极柱容置凹槽(18),且极柱容置凹槽的底面位于上盖上表面的上方;所述正端引出极柱与负端引出极柱的顶部位于对应的极柱容置凹槽内,且正端引出极柱与负端引出极柱的顶部位于上盖上表面的上方;该铅酸蓄电池还具有一个正极端子(11a)及一个负极端子(11b);所述灌封胶将各正极汇流排,负极汇流排,金属连接件,正端引出极柱及负端引出极柱灌封在容置槽内;当容置槽内的灌封胶固化后,将端子胶槽内的至少部分凸起除去,并使正端引出极柱与负端引出极柱的顶部露出在端子胶槽内,所述正极端子通过焊接直接与露出在端子胶槽内的正端引出极柱相连接,所述负极端子通过焊接直接与露出在端子胶槽内的负端引出极柱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8453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纳米管/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