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燃池烟气梯级利用日光温室耦合采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96823.6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8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刚;刘鸣;樊新颖;袁鹏丽;杜广文;郝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燃池烟气梯级利用日光温室耦合采暖系统,属于建筑节能与资源再利用技术领域。该日光温室耦合采暖系统是对燃池烟气进行梯级利用,在日光温室地面下建立燃池烟气通道,通过导热的方式将燃池烟气通道上方的土壤加热,以辐射传热、对流传热方式将热量传递到日光温室内部,提高日光温室的温度;与传统日光温室火墙相结合,避免了日光温室后墙散热量大的弊端;在燃池周围建立气体空腔与室内空气连通,实现热量的转移,避免了传统燃池建立于温室土壤下温室地面温度过高和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本发明具有低成本、结构简单、热利用效率高、最大限度的利用烟气余热、容易与建筑集成一体化设计等优点,适合于大面积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烟气 梯级 利用 日光温室 耦合 采暖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燃池烟气梯级利用日光温室耦合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日光温室耦合采暖系统包括燃池池体(1)、燃池烟气通道(2)、地面辐射管道(29)、燃池外空腔气体通道(7)、日光温室火墙(12)、燃池加湿管(26)、燃池封闭门(28)、燃池通风管(27)、燃池装料口(4)、燃池进料口盖板(5)、燃池外空腔(25)、日光温室火墙挡烟板(14)、燃池烟气通道调节阀(10)和燃池烟囱(15),燃池内部生物质燃料经过燃烧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燃池烟气通道(2)、地面辐射管道(29)、日光温室火墙(12),最终通过燃池烟囱(15)排除烟气,地面辐射管道(29)和日光温室火墙(12)以辐射方式向室内散热,对烟气进行梯级利用;a)在日光温室地面的下方400‑600mm处布置地面辐射管道(29),地面辐射管道(29)为钢管或砖砌的通道,地面辐射管道(29)坡度为0.03,燃池烟气通道(2)布管方式为同程式,日光温室火墙(12)内设置两个日光温室火墙挡烟板(14);b)燃池装料口(4)位于燃池池体(1)侧面的正中心处,用燃池封闭门(28)和燃池进料口盖板(5)依次进行封闭,燃池封闭门(28)为混凝土预制板或金属盖板;c)燃池外空腔(25)置于燃池池体(1)的外侧,通过导热将燃池池体(1)内的热量传到燃池外空腔(25),燃池外空腔(25)与燃池外空腔气体通道(7)相连,将热量带入温室内,燃池外空腔(25)的宽和深根据燃池池体(1)的尺寸设计;燃池外空腔气体通道(7)为钢管或砖砌的通道,其坡度为0.03;d)燃池烟气通道调节阀(10)用于调节通过燃池通风管(27)进入燃池池体(1)内的空气量来控制燃池池体(1)燃料的燃烧速度和/或通过燃池加湿管(26)对燃池池体(1)内部的生物质燃料加湿控制燃池池体(1)内燃料的燃烧速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9682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