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MOS栅压自举开关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8348.6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3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庄吉;朱樟明;刘敏杰;董嗣万;杨银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MOS栅压自举开关电路,所述CMOS栅压自举开关电路包括电荷泵(1)、与所述电荷泵(1)连接的自举电路(2)、与所述自举电路(2)连接的复位电路(3);其中,所述电荷泵(1)用于补偿所述自举电路(2)的阈值电压的变化,所述复位电路(3)用于对所述自举电路(2)进行复位。本发明实施例的CMOS栅压自举开关电路,引入自举补偿电容,实现开关导通电阻体效应的一阶补偿,从而具有很高的线性度,提高了采样开关电路的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mos 开关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CMOS栅压自举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荷泵(1)、与所述电荷泵(1)连接的自举电路(2)、与所述自举电路(2)连接的复位电路(3);其中,所述电荷泵(1)用于补偿所述自举电路(2)的阈值电压的变化,所述复位电路(3)用于对所述自举电路(2)进行复位;所述电荷泵(1)包括:第一电容(C0)、第二电容(C1)、第三电容(C2)、第四NMOS晶体管(M4)、第五NMOS晶体管(M5)、第六NMOS晶体管(M6),及由第十一NMOS晶体管(M11)、第十二PMOS晶体管(M12)组成的传输门;其中,第十一NMOS晶体管(M11)、第十二PMOS晶体管(M12)的源极和漏极相互连接,且第十一NMOS晶体管(M11)和第十二PMOS晶体管(M12)的源极接输入电压Vin‑,第十一NMOS晶体管(M11)的栅极接时钟信号CLKH,第十二PMOS晶体管(M12)的栅极接时钟信号CLKH‑,所述CLKH‑信号为CLKH信号的反相信号;所述第四NMOS晶体管(M4)的栅极接所述时钟信号CLKH,源极接地,漏极接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第五NMOS晶体管(M5)的栅极和漏极接电源电压AVDD,源极接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接所述时钟信号CLKH;所述第六NMOS晶体管(M6)的栅极接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漏极接所述电源电压AVDD,源极接电容C0的第一端、同时也接C1的第二端;所述自举电路(2)包括:第一NMOS晶体管(M1)、第三PMOS晶体管(M3)、第七NMOS晶体管(M7)、第八PMOS晶体管(M8)、第九NMOS晶体管(M9)、自举开关(M10)及第十三NMOS晶体管(M13);其中,所述自举开关(M10)的源极接输入电压Vin+,漏极接输出电压Vout,栅极与所述第七NMOS晶体管(M7)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栅极与自举开关(M10)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漏极与自举开关(M10)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M3)的衬底与漏极相连,源极接第六NMOS晶体管(M6)的源极,漏极接自举开关(M10)的栅极,栅极分别接第八PMOS晶体管(M8)和第九NMOS晶体管(M9)的漏极;所述第八PMOS晶体管(M8)和第九NMOS晶体管(M9)的栅极接时钟信号CLKS,所述第八PMOS晶体管(M8)的源极接所述电源电压AVDD,所述第九NMOS晶体管(M9)的源极接所述第七NMOS晶体管(M7)的源极;所述第七NMOS晶体管(M7)的栅极、源极对应接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栅极、源极,漏极接第三PMOS晶体管(M3)的栅极;第十三NMOS晶体管(M13)的漏极连电容C0的第二端,栅极接自举开关(M10)的栅极,源极接第一NMOS晶体管(M1)的源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9834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极性直流固态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车载用晶体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