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地震有效信号数字化判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2521.5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3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崔庆辉;单联瑜;王延光;王兴谋;尚新民;刁瑞;左建军;毕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微地震有效信号数字化判识方法,首先对原始观测记录进行去噪处理,提高记录的信噪比,然后获取各观测站点坐标及可能的信号源坐标,利用地表到可能的信号源之间的地层平均速度计算出可能的信号源到各观测站点的旅行时间,并换算成信号源到各观测站点的相对旅行时间,再将相对旅行时间除以微地震记录的采样间隔换算成采样点数,分别以站点序号和采样点数为横、纵坐标绘制出散点图,通过比较散点分布与各观测站点记录上的初至时间整体上是否近似,可判断出该信号是否为可能的信号源发射出的信号,即微地震有效信号。优点是对于识别微地震有效信号方便、直观、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有效 信号 数字化 方法 | ||
【主权项】:
微地震有效信号数字化判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对原始记录进行去噪处理,提高原始记录的信噪比;步骤2:获取观测站点和可能的信号源坐标;步骤3:获取地表至可能的信号源之间的地层平均速度;步骤4:利用观测站点和可能的信号源坐标及地表至可能的信号源之间的地层平均速度计算可能的信号源到各观测站点的旅行时间;步骤5:将步骤4中的可能的信号源到各观测站点的旅行时间换算成相对旅行时间;步骤6:将步骤5中的相对旅行时间除以微地震记录的采样间隔换算成采样点数;步骤7:分别以站点序号和步骤6中的采样点数为横、纵坐标绘制出散点图;步骤8:有效的微地震信号判断,其判断方法为:当某个信号在各观测站点记录上的初至时间与步骤7中的散点图分布整体近似时,即可判断该信号为有效的微地震信号;在进行有效的微地震信号判断时,还包括步骤7中的散点图以相同显示比例投影到微地震记录上并整体移动,判断散点与信号在各观测站点记录上的初至时间是否一致的步骤;当散点与信号在各观测站点记录上的初至时间相一致时,可判断该信号为微地震有效信号;否则,该信号为干扰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0252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波动方程波场延拓静校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刹车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