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介质F‑P窄带消偏振滤光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6535.4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4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齐红基;王斌;王虎;易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5/26 | 分类号: | G02B5/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全介质F‑P窄带消偏振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是由透明基底、高反射膜、双轴各向异性间隔层和高反射膜一体构成,高反射膜的最外层为高折射率层。基本结构是高反射膜︱各向异性间隔层︱高反射膜。本发明中双轴各向异性间隔层的引入为光波斜入射条件下全介质F‑P窄带消偏振滤光片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窄带 偏振 滤光 | ||
【主权项】:
一种全介质F‑P窄带消偏振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是由透明基底、高反射膜(4)、各向异性间隔层(3)和高反射膜(4)一体构成,所述的高反射膜(4)的结构为(HL)xH,其中H为高折射率层(1),L为低折射率膜层(2),x为高折射率层(1)和低折射率膜层(2)重复的次数,所述的高反射膜(4)的最外层为高折射率层(1),每一膜层的光学厚度为四分之一使用波长λ,所述的各向异性间隔层(3)的光学厚度为二分之一使用波长λ,各向异性间隔层的柱状角度β由下列联立公式求出:2nsd cos θs=n(α1)d cos θ1+n(α2)d cos θ2 <1>β=π/2‑φ <2>[(n1sinφ)2+(n2cosφ)2]kz2+kxsin(2φ)(n22-n12)kz+[(n2sinφ)2+(n1cosφ)2]kx2-n12n22=0---<3>]]>其中,d为各向异性间隔层的物理厚度,n1、n2、n3为各向异性间隔层三个主轴折射率,θs为s分量光波在各向异性间隔层内部的折射角度,ns=n3,φ为各向异性间隔层的柱状结构取向角,kz+和kz‑为满足二元方程<3>的解;kx=2πn0sinθ0/λ,Ao=(n1sinφ)2+(n2cosφ)2,B0=kxsin(2φ)(n22‑n12),C0=[(n2sinφ)2+(n1cosφ)2]kx2‑n22n12,Δ=B02‑4A0C0,θ0为光波入射角度,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0653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双通道节流组件的混合式节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包铜箔机的夹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