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用氧化锌负极材料导电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11340.9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2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锋;张金振;刘毅;郭守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H01M4/6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杨晔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用氧化锌负极材料导电性的方法,将金属锌盐与掺杂金属盐溶于溶剂中,搅拌后转移到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分别用水和乙醇交替清洗后进行真空干燥,即得掺杂金属M离子的氧化锌负极材料;本方法使氧化锌的晶格结构形成带负电的缺陷,增加自由电子的数目,从而提高氧化锌的导电性;同时,掺杂金属离子能够使氧化锌晶格发生畸变,从而增加晶格间距增强锂离子在晶体中的运动能力,克服由于氧化锌材料导电性差,而导致高功率特性和快速充放电能力差的缺点,具有快速充放电速度快、效率高、能力强的特点,且具有稳定、高效、清洁无污染、价格便宜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锂离子电池 氧化锌 负极 材料 导电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用氧化锌负极材料导电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将2.5000g的金属锌盐与0.0450~1.2410g掺杂金属盐溶于40ml的溶剂中,搅拌30min;步骤二:搅拌后转移到50ml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在水热温度为90‑180℃的环境下反应2‑15h;步骤三: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分别用水和乙醇交替清洗3次后在90‑120℃下真空干燥8‑15h即得掺杂金属M离子的氧化锌负极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1134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