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动态刀具几何角度演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3323.7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5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锋;吴肖;王涛;李菊丽;胡志强;孙聪;李志;张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5/06 | 分类号: | G09B5/0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晏荣府 |
地址: | 221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动态刀具几何角度演示装置,涉及一种刀具几何角度演示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通过按钮控制舵机旋转来动态展现刀具正交平面参考系及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刀尖角、刃倾角等重要几何角度的变化过程。利用语音播放系统实时讲解刀具几何角度定义和所处状态,采用液晶显示屏同步显示各几何角度的定义和数值。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易于操作、演示效果好,成本低、便携等;能动态、直观、清晰地实现刀具几何角度标注参考系及各角度的动态演示,角度定义及数值的液晶显示和语音播报。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动态 刀具 几何 角度 演示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多功能动态刀具几何角度演示装置,包括刀柄和安装在刀柄前端的刀头,所述的刀头由副后刀面板(1)、前刀面板(2)、主后刀面板(8)以及底板构成;所述的刀柄由前面板(7)、后面板(32)、左侧板(6)、右侧板(29)、上面板(4)以及下面板(35)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前刀面板(2)的下方设置一正交平面板Ⅰ(12),正交平面板Ⅰ(12)绕着其外端上下转动;前刀面板(2)上设有与正交平面板Ⅰ(12)相配合的正交平面板槽(15);在刀头的内部竖直安装一正交平面板Ⅱ(9),正交平面板Ⅱ(9)绕着其上端内外转动;正交平面板Ⅰ(12)的外端和正交平面板Ⅱ(9)的上端共用一根旋转轴;在主后刀面板(8)上主切削刃位置处设置一上下转动的刃倾角杆(16);在刀头的中部安装一水平转动的副偏角杆(25)和主偏角杆(22);在副后刀面板1上设置一与副偏角杆相配合的副偏角杆槽(11);在主后刀面板上设置有与主偏角杆(22)、正交平面板Ⅱ(9)相配合的十字型凹槽(21);在刀柄的内部上方设置一基面板(28),基面板(28)绕着其靠近主后刀面板(8)的那一端水平转动;在前面板(7)上方对应基面板位置设置一基面板槽;在正交平面板Ⅱ(9)的外边缘处安装一随正交平面板Ⅱ转动的切削平面板(19),切削平面板(19)上在十字型凹槽的横槽处设置一供主偏角杆旋转的切削平面板槽(20);正交平面板Ⅰ(12)沿着正交平面板槽(15)向外旋转,以及正交平面板Ⅱ(9)沿着十字型凹槽(21)中的竖向槽向外旋转共同构成正交平面;基面板(28)沿着基面板槽向外转动构成基面;切削平面板(19)跟着正交平面板Ⅱ(9)向外转动到与基面垂直时构成切削平面;正交平面板Ⅰ(12)向外旋转后的外边缘与基面板相交为交线Ⅰ,前刀面板(2)与正交平面板Ⅰ(12)相交为交线Ⅱ,交线Ⅰ与交线Ⅱ在正交平面内构成的夹角为前角(γ0);正交平面板Ⅱ(9)向外旋转后的外边缘与切削平面板(19)相交为交线Ⅲ,主后刀面板(8)与正交平面板Ⅱ(9)相交为交线Ⅳ,交线Ⅲ与交线Ⅳ在正交平面内构成的夹角为后角(α0);副偏角杆(25)从副偏角杆槽(11)水平往外旋转到与前面板(7)平行时所形成的夹角为副偏角(k′r);主偏角杆(22)从切削平面板槽(20)水平往外旋转到与前面板(7)平行时所形成的夹角为主偏角(kr);刀尖角(εr)=180°‑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杆向外旋转到基面板所在的水平位置形成的夹角为刃倾角(λs);在刀头内还安装有五个对应用于驱动正交平面板Ⅰ、正交平面板Ⅱ、刃倾角杆、副偏角杆、主偏角杆转动的驱动机构;在刀柄内安装一个用于驱动基面板的驱动机构;在刀柄中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的电路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操作按钮(5)、显示器(3)、语音电路、电源;所述的语音电路连接有喇叭;所述的控制器与上述六个驱动机构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2332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型塔机主臂杆安装拆卸的起落架
- 下一篇:天车限位缓冲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