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道车辆轮轨之间作用力的间接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2273.9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6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邬平波;曾京;常振臣;魏来;戴焕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10 | 分类号: | G01M17/10;G01L5/16;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51208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铁道车辆轮轨之间作用力的间接测量方法,包括A、振动信号测试由三向加速度传感器、横向位移传感器、左侧和右侧垂向位移传感器,分别在线测量一系弹簧的横向位移、左侧和右侧垂向位移;内、外侧应变片分别测量轴箱转臂的内、外侧应变;B、振动信号的数字化将速度、位移、应变通过信号调理器放大、滤波,转换为数字;C、轮轴横向力的计算根据横向加速度ay、横向位移dy、外侧应变ε1和内侧应变ε2,计算出轮轴横向力H;D、轮轨垂向力的计算根据垂向加速度az、左侧垂向位移dz1、右侧垂向位移dz2和轮轴横向力H,计算出左、右侧轮轨垂向力P1和P2。该方法能够实现轮轨作用力的间接测量,其结果更真实、可靠,能为铁道车辆安全评判和健康监测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道 车辆 之间 作用力 间接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铁道车辆轮轨之间作用力的间接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振动信号测试:由安装在轮对(1)的轴箱(2)上的三向加速度传感器(3),在线测量轴箱(2)的横向加速度、垂向加速度和纵向加速度;安装在轴箱(2)和车体(4)之间左侧或右侧的横向位移传感器(5)、左侧的左侧垂向位移传感器(6)、右侧的右侧垂向位移传感器(7),分别在线测量一系弹簧(8)的横向位移、左侧垂向位移、右侧垂向位移;安装在轴箱(2)转臂(9)外侧的外侧应变片(10)、内侧的内侧应变片(11)分别在线测量轴箱转臂(9)的外侧应变和内侧应变;B、振动信号的数字化:将A步测得的轴箱(2)的横向加速度、垂向加速度,一系弹簧(8)的横向位移、左侧垂向位移、右侧垂向位移,轴箱转臂(9)的外侧应变和内侧应变均通过信号调理器放大、滤波后,再由数据采集卡分别转换为数字化的:轴箱的横向加速度ay、垂向加速度az,一系弹簧(8)的横向位移dy、左侧垂向位移dz1、右侧垂向位移dz2,轴箱转臂(9)的外侧应变ε1和内侧应变ε2;C、轮轴横向力的计算:数据处理器根据B步测得的数字化的轴箱(2)的横向加速度ay、一系弹簧(8)的横向位移dy、轴箱转臂(9)的外侧应变ε1和内侧应变ε2,对轮对的横向受力而言,轮对和轴箱连为一体,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可得出轮对的横向力平衡方程:mway+2kydy+kε·(ε1‑ε2)‑H=0即:H=mway+2kydy+kε·(ε1‑ε2)其中,H为轮轴横向力,mw为轮对质量,ky为一系弹簧横向刚度,kε为轴箱转臂横向力和轴箱应变关系的标定系数,由试验获得;D、轮轨垂向力的计算:数据处理器根据B步测得的数字化的轴箱垂向加速度az、一系弹簧(8)的左侧垂向位移dz1、右侧垂向位移dz2和C步算出的轮轴横向力H,分别计算出轮对的左侧轮轨垂向力P1和右侧轮轨垂向力P2:P1=mwaz/2+(kzdz1+czd′z1)·(ls/2+lc/2)/lc‑(kzdz2+czd′z2)·(ls/2‑lc/2)/lc+mwg/2‑H·r0/lcP2=mwaz/2+(kzdz2+czd′z2)·(ls/2+lc/2)/lc‑(kzdz1+czd′z1)·(ls/2‑lc/2)/lc+mwg/2+H·r0/lc其中:kz为一系弹簧的垂向刚度,cz为一系垂向减振器的阻尼,d′z1、d′z2分别为轮对与车体(4)在左侧、右侧的垂向相对速度,为测得的一系弹簧(8)的左侧垂向位移dz1、右侧垂向位移dz2的一阶微分,ls为轮对左侧一系弹簧与轮对右侧一系弹簧的横向距离,lc为轮对左侧轮轨接触点和右侧轮轨接触点间的横向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r0为轮对的车轮半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3227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集中温控系统的温度数据采集方法
- 下一篇:蒸发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