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中增强通信安全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0791.5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9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高昆仑;郑晓崑;李凌;赵保华;梁潇;赵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中增强通信安全性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所述工业控制系统包括相互通信的主站侧和终端侧,所述方法通过下述三个阶段进行实施(1)通信前准备阶段;(2)主站侧发送阶段;(3)终端侧接收、处理和回复阶段。该方法针对工业通信系统中,通信具有客户端计算能力弱、客户端的时间来源于服务器端、通信信道不可靠、关键通信要求实时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的系统。该方法针对这种特殊环境的安全通信,对关键通信报文提供身份认证和完整信保证,有效增强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控制系统 增强 通信 安全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工业控制系统中增强通信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控制系统包括相互通信的主站侧和终端侧,所述方法通过下述三个阶段进行实施:(1)通信前准备阶段;(2)主站侧发送阶段;(3)终端侧接收、处理和回复阶段;所述(1)的通信前准备阶段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02:主站侧根据国家密码管理局21号公告公开的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生成椭圆曲线密码算法密钥对,包括私钥PriK和公钥PubK;步骤104:主站侧预置椭圆曲线密码算法的密钥对,包括私钥PriK和公钥PubK;其中的私钥PriK要由加密卡、加密芯片或加密机来存放预置;步骤106:终端侧预置主站侧的公钥PubK;所述(2)的主站侧发送阶段包括下述步骤:步骤202:主站侧生成待保护的、原始的关键通信报文,所述关键通信报文为原始报文M;步骤204:主站侧在原始报文M之后填充本地时间戳M||timestamp;步骤206:主站侧在时间戳后填充由主站侧预置的私钥PriK对原始报文M到时间戳这段数据的签名数据signature=Sign(M||timestamp,PriK);步骤208:主站侧在签名数据之后填充安全报文结束标志字节end,形成的复合安全报文SM,所述SM=Signature||end;步骤210:主站侧发出复合安全报文SM到终端侧;所述(3)的终端侧接收、处理和回复阶段包括下述步骤:步骤302:终端侧接收到复合安全报文SM;步骤304:终端侧根据复合安全报文SM提取出原始的关键通信报文时间戳timestamp和签名数据signature;步骤306:终端侧提取本地时间戳localtime;步骤308:比较时间戳差值是否在合理时间窗口W中,即(localtime‑timestamp)<W?若在合理的时间窗口W中,则进行步骤310;否则,进行步骤309;合理时间窗口W的值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而定,在工业控制系统算例中设定为30秒。步骤309:丢弃所述复合安全报文SM,不返回任何数据;步骤310:比较关键通信报文时间戳timestamp是否在本地已登记的时间戳列表L中;若是,则进行步骤311;否则,进行步骤312;步骤311:丢弃所述复合安全报文SM,不返回任何数据;步骤312:根据终端侧预置的公钥PubK验证签名数据是否有效,即ret=verify(signature,PubK),ret=0?若是,进行步骤314;否则,进行步骤313;步骤313:丢弃所述复合安全报文SM,不返回任何数据;步骤314:终端侧处理原始报文M,观察处理结果是否正常;若正常,进行步骤316,否则,进行步骤315;步骤315:返回处理异常报文;步骤316:终端侧将关键通信报文时间戳timestamp登记到时间戳列表L中;步骤317:返回处理正常报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4079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带宽预测方法
- 下一篇:敏感数据安全交换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