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掺杂荧光碳点和碳点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1862.X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8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邱介山;胡超;于畅;王秀娜;李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C09K11/65;C25B1/00;H01M4/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3 | 代理人: | 雒纯丹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材料领域,提供一种氮掺杂荧光碳点和碳点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的氮掺杂荧光碳点其特征为,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包括吡啶氮、吡咯氮和石墨化氮,N原子与C原子的摩尔比为0.035~0.057;平均粒径为2.5~4.1nm;并提供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所述高氮含量的煤炭进行炭化,得到炭化料;所述高氮含量是指氮的质量含量为1.1%~3.0%的煤炭;(2)将所得到的炭化料制成阳极,进行电化学氧化得到荧光碳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氮掺杂荧光碳点制备的碳点‑石墨烯复合材料,以及通过上述氮掺杂荧光碳点或碳点‑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的氧化还原电化学催化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荧光碳点在光电器件、生物成像、氧化还原电催化剂、检测和传感领域的应用,以及上述氧化还原电化学催化剂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荧光 石墨 复合物 及其 制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氮掺杂荧光碳点,其特征为,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包括吡啶氮、吡咯氮和石墨化氮,N原子与C原子的摩尔比为0.035~0.057;平均粒径为2.5~4.1nm;所述的氮掺杂荧光碳点,其是通过将高氮含量的煤炭进行炭化,得到炭化料,然后将所得到的炭化料制成阳极,在含氨水的电解液体系中进行电化学氧化得到;其中,所述高氮含量的煤炭是指氮的质量含量为1.1%~3.0%的煤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6186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