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移动终端与活动特征分析的现场人员工作时间统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2320.4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3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平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易合大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02;G06Q10/06;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8 | 代理人: | 林弘毅,聂汉钦 |
地址: | 2140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与活动特征分析的现场人员工作时间统计方法,首先构建包括智能移动终端、后台系统、地图应用在内的系统,然后结合陀螺仪和GPS进行到达检测、离开检测以及活动检测,最后根据到达检测、离开检测、活动检测获得的可信到达事件、可信离开事件以及可信活动,进行考勤与工作时长统计。本发明可以实现更准确的到达、离开和现场活动检测,并实现对到达、离开和活动的反作弊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移动 终端 活动 特征 分析 现场 人员 工作时间 统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与活动特征分析的现场人员工作时间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系统;系统由智能移动终端、后台系统、地图应用组成;智能移动终端是指装备了GPS模块和陀螺仪的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在内的可移动的计算设备,能够运行Android或者iOS操作系统,安装有客户端软件,下称客户端;所述客户端软件是基于Android或IOS开发的客户端软件,能够识别用户地理位置、侦测用户活动,与后台服务器端通信实现各类事件的记录;后台系统包括:Web服务接口: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通信接口;用户界面:供用户通过其维护工作内容,查看工作统计;事件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由客户端发来的各类时间;工作内容管理模块:用于维护工作类型、工作地点和边界;活动特征分析模块:用于预设的置信区间进行计算,判断工作活动的可信度;工作时间统计模块:用于根据可信的工作活动统计工作时间;后台系统下称服务器端;地图应用,为公开可用的互联网地图应用;(2)到达检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在地图上标记工作地点及边界;步骤1‑2,客户端根据GPS提供的位置,检测到现场工作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步骤1‑3,客户端提示用户确认到达,用户确认到达后,客户端自动向服务器端发送到达事件;步骤1‑4,服务器端接收客户端自动发送的到达事件,或者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手动发送的到达事件;所述到达事件的数据结构包括:人员ID、事件发生时间、地理位置信息、工作内容;所述工作内容的数据结构包括:工作项ID、工作类型、工作内容描述、预设到达时间、负责人ID;步骤1‑5,服务器端分析到达事件的合法性:判断到达事件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位于工作位置边界内;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转入步骤1‑6,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转入步骤1‑7;步骤1‑6,提示客户端已确认到达,然后转入步骤1‑8;步骤1‑7,提示客户端未确认到达;步骤1‑8,后续活动检测:判断在后续的离开事件之前的活动特征是否符合该工作类型的活动特征;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转入步骤1‑9,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转入步骤1‑10;步骤1‑9,标记到达事件为可信;步骤1‑10,标记到达事件为可疑;(3)离开检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在地图上标记工作地点及边界;步骤2‑2,客户端根据GPS提供的位置,检测到现场工作人员离开工作地点;步骤2‑3,客户端提示用户确认离开,用户确认离开后,客户端自动向服务器端发送离开事件;步骤2‑4,服务器端接收客户端自动发送的离开事件,或者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手动发送的离开事件;所述离开事件的数据结构包括:人员ID、事件发生时间、地理位置信息、工作内容;所述工作内容的数据结构包括:工作项ID、工作类型、工作内容描述,预设离开时间、负责人ID;步骤2‑5,服务器端分析离开事件的合法性:判断离开事件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工作位置边界外以及是否有对应的到达事件;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转入步骤2‑6,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转入步骤2‑7;步骤2‑6,提示客户端已确认离开,然后转入步骤2‑8;步骤2‑7,提示客户端未确认离开;步骤2‑8,后续活动检测:判断在所述离开事件之前的活动特征是否符合该工作类型的活动特征;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转入步骤2‑9,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转入步骤2‑10;步骤2‑9,标记离开事件为可信;步骤2‑10,标记离开事件为可疑;(4)活动检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通过陀螺仪检测包括移动速度、移动距离、移动高度、方向变化在内的活动数据;陀螺仪检测活动数据后,定期向服务器端发送活动检测定期报告事件;服务器端根据所述活动检测定期报告事件,计算当日强度指标和频度指标;所述活动检测定期报告事件的数据结构包括:人员ID、记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报告时间、移动速度、移动高度、角度变化、移动距离、工作内容;所述工作内容的数据结构包括:工作项ID、工作类型、工作内容描述、负责人ID;步骤3‑2,判断所述强度指标和频度指标是否在对应的置信区间取值范围之内;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转入步骤3‑3,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转入步骤3‑4;步骤3‑3,标记为可信活动,然后转入步骤3‑6;步骤3‑4,标记为可疑活动,然后转入步骤3‑5或者步骤3‑6;步骤3‑5,补充证据;补充证据完成后转入步骤3‑3;所述补充证据是指提交用于人工可以判定工作真实性的包括现场工作的照片、客户的书面证明在内的证据;步骤3‑6,根据标记结果更新特征数据库;(5)根据上述到达检测、离开检测、活动检测获得的可信的到达事件、可信的离开事件、可信的活动,进行考勤与工作时长统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易合大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易合大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6232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股骨近段骨折牵引装置
- 下一篇:高炉下密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