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工业用超细镍包覆铜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7229.1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4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胡星;林昕;凌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C25D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文姬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工业用超细镍包覆铜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铝材进行去油、表面清洗;(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铝材浸入氯化铜溶液中,通过置换反应在铝材上获得海绵状铜体,得到带铜的铝材;(3)带铜的铝材置于清水中浸泡清洗后,置于镍电镀液中电镀;电镀工艺为:将带铜的铝材作为阴极,镍块作为阳极,电镀电压为-1.2~-2.8V,保持1~15分钟;(4)将步骤(3)处理后的带铜的铝材浸泡清洗,超声分散并干燥获得超细镍包覆铜粉体。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不涉及昂贵设备,原材料及工艺对环境无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工业 用超细镍包覆铜粉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电子工业用超细镍包覆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铝材进行去油、表面清洗;(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铝材浸入氯化铜溶液中,通过置换反应在铝材上获得海绵状铜体,得到带铜的铝材;(3)带铜的铝材置于清水中浸泡清洗后,置于镍电镀液中电镀;电镀工艺为:将带铜的铝材作为阴极,镍块作为阳极,电镀电压为‑1.2~‑2.8V,保持1~15分钟;所述镍电镀液的温度为45~60℃,PH值为4~5.5;所述镍电镀液中,各组分含量为:氨基磺酸镍 295~522g/L;氯化镍 5~30g/L;硼酸 30~45g/L;(4)将步骤(3)处理后的带铜的铝材浸泡清洗,超声分散并干燥获得超细镍包覆铜粉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6722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冶金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 下一篇:铅酸蓄电池板栅连续铸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