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沙皮鱼循环生态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78269.6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6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方红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梧桐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A23K1/1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程霏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沙皮鱼循环生态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从长江水域采捕野生的沙皮鱼,个体体重在10-30克,每天投喂蚯蚓蝇蛆为主的鲜活饵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8%;当江水温度达到25℃以上,挑选体格健壮活力好、体表光滑无伤痕、性腺发育良好的沙皮鱼,定期观察亲鱼的性腺发育,饲料包括分离后的蛆粪经蛆、蚓粪、沼渣、沼液、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副产物一起再加工而成,每天投喂一次,投喂时用120-140目的筛绢搓碎,现搓现用,本发明经过系统的养殖及喂料,提高了沙皮鱼的养殖成活率,饲料采用蚯蚓和蝇蛆,即满足了饲养需求,也对环境友好,经济环保,可循环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沙皮鱼 循环 生态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沙皮鱼循环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从长江水域采捕野生的沙皮鱼,个体体重在10‑30克,采用室内水泥池培育,池底铺设黄沙和洞穴状隐蔽物,黄沙铺设面积占池底面积的三分之二,厚度为12‑14cm,洞穴状隐蔽物采用直径为8‑10cm,长度为25‑30cm的塑料沉管,管子布放密度为3‑5个/m2;池中水深为1.1‑1.2米,盐度为10‑15,放养密度为5‑10尾/m2;每天投喂蚯蚓蝇蛆为主的鲜活饵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8%;冬天进行越冬培育,水温控制在10‑15℃;每天吸污一次,排污的同时检查沙皮鱼的摄食情况,调整沙皮鱼的饵料投喂量;每周换水一次,每月倒池一次,换水量为70‑80%,换水时,注意新鲜江水的温度和盐度,控制温差≤±0.4℃,盐度差≤±0.3;当江水温度达到25℃以上,挑选体格健壮活力好、体表光滑无伤痕、性腺发育良好的沙皮鱼,定期观察亲鱼的性腺发育,待水温达到24‑25℃按通常方式进行人工催熟催产;产卵池内沙皮鱼亲鱼放养雌雄比为1:1.7,密度为5‑10尾/m2;池底铺设沙皮鱼产卵巢,产卵巢内衬45‑55目的网片,产卵巢放置数量为5‑6个/m2;每天检查产卵巢,观察沙皮鱼的产卵情况,一旦产卵及时取出粘附着受精卵的网片,把网片拉平垂直悬挂在12‑14m2的孵化池内;在水温25‑28℃的条件下,孵化5‑7天可出膜;出膜后第3天开始投喂饲料,饲料包括分离后的蛆粪经蛆、蚓粪、沼渣、沼液、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副产物一起再加工而成,每天投喂一次,投喂时用120‑140目的筛绢搓碎,现搓现用,均匀泼洒,持续5‑7天,投喂量为水体的1ppm;同时投喂蚯蚓蝇蛆,密度掌握在育苗池内15‑20个/ml,持续20‑25天;投喂蚯蚓蝇蛆的第15天开始兼投卤虫无节幼体,密度为5‑10个/ml,持续20‑25天;投喂蚯蚓蝇蛆的第30天开始投喂红虫、剑水蚤或糠虾等饵料;每天吸污一次,换水一次,换水量50‑70%,海水温差≤±0.5℃,盐度差≤±0.5;经过40‑45天的培育,从卵黄苗逐渐生长成长度为15‑25mm的沙皮鱼幼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梧桐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梧桐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7826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致冷剂组合物以及抑制氟化烃分解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素远红外发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