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黄姜生产薯蓣皂素、黄色素和酸性淀粉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80053.3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1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华 |
主分类号: | C07J71/00 | 分类号: | C07J71/00;C09B61/00;C08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28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针对对目前黄姜资源不足和产生大量废弃物,严重影响了黄姜长期利用发展前景,而采用目前提取方法都会对环境造成大量的废弃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萃取、酸解、结晶与重结晶方法从黄姜根茎中规模化生产黄姜皂素,同时利用大量天然黄色素、淀粉和纤维素,又有效解决利用淀粉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又能提高黄姜中黄姜皂素和黄色素的收率。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黄姜 生产 薯蓣 皂素 黄色素 酸性 淀粉 方法 | ||
【主权项】:
本发明提供利用黄姜生产薯蓣皂素、黄色素和酸性淀粉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将黄姜进行洗净、干燥后粉碎,粉碎后的黄姜颗粒90%以上能过20目筛;(2)加入80‑90%甲醇或乙醇溶液,室温浸提1.5小时,陶瓷膜过滤一次,重复二次,获得滤渣和三次滤液;(3)将3次滤液合并,在50℃减压浓缩回收甲醇或乙醇至无醇味;(4)向浓缩液中加入盐酸溶液使其终浓度为2.5mol/L,在30℃下进行酸水解1.5小时;(5)将酸解液过滤,滤渣即为粗皂素;(6)滤液采用大孔树脂进行吸附,陶瓷膜过滤一次,得到已吸附色素的大孔树脂颗粒,用水冲洗后再用65%的乙醇进行洗脱,将洗脱液进行浓缩至干获得干燥物即为黄色素纯品;(7)粗皂素采用石油醚进行结晶与重结晶,静置8‑12小时,然后陶瓷膜过滤一次,重结晶,直至结晶颜色洁白为止,将结晶物真空干燥得黄姜皂素成品;(8)对第(2)所得滤渣用清水进行洗涤三次,得到含淀粉的洗涤液和剩余固性物,对所得洗涤液再采用离心沉降3000rpm/min离心15min,得到黄姜淀粉;(9)将第(6)所得滤液经过活性碳进行吸附30min,再与第(8)所得黄姜淀粉进行混合,加入0.5mol/L氢氧化钠溶液使其pH在1左右,42℃搅拌8‑12h,陶瓷膜过滤一次;(10)将第(9)所得滤液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至pH6.5,低温干燥获得酸性淀粉;(11)将第(8)中的剩余固性物在炭化炉中进行炭化,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温度250‑350℃的炭化炉中炭化60‑90min,获得炭化物用于吸附材料;上述陶瓷膜的孔径在0.2~0.3微米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华,未经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8005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